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6 00:38

  本文选题:三类油层 + 聚驱 ; 参考:《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喇嘛甸油田是大庆油田最早推广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油田之一,目前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已基本结束,二类油层聚驱工业开发已经展开,三类油层已成为油田三次采油的主要接替潜力层。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发育主要以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为主,砂体平面稳定,具有层数多、厚度薄、渗透性差、非均质差异小的特点,依靠水驱挖潜难度较大,数模预测水驱含水达到98%时,最终采出程度在40%左右。室内研究表明,三类油层聚驱能够提高采收率7个百分点。为了探索三类油层注聚合物开发的可行性和相关配套调整技术,开展了喇嘛甸油田喇8-182井区高二组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研究高台子油层聚驱合理注入参数、油层聚驱注采能力、油层聚驱动注采动态规律、油层聚驱综合调整技术及高台子油层聚驱提高采收率幅度和油层聚驱地面工艺技术;并且评价高台子油层聚驱经济效益。
[Abstract]:Lamadian Oilfield is one of the earliest oil fields in Daqing Oilfield to popularize polymer flooding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flooding in a class of reservoirs has basically ended,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polymer flooding in second class reservoirs has been launched. Three types of reservoirs have become the main replacement potential layer of tertiary oil recovery in oil field. The three types of reservoirs in Lamadian Oilfield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delta and outer front facies. The sand body is stable in pla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layers, thin thickness, poor permeability and small heterogeneity, so it is difficult to tap potential by water drive. When the water cut of water drive reaches 98, the final recovery rate is about 40%. Laboratory study shows that polymer flooding in three types of reservoirs can increase oil recovery by 7%.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olymer injection in three types of reservoirs and related adjustment techniques, the field test of polymer flooding in the second group of high grade reservoir in La 8-182 well area of Lamadian Oilfield was carried out. 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polymer flooding in Gaotaizi reservoir, th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ability of reservoir polymer flooding, the dynamic law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driven by reservoir accumulation, the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technology of polymer flooding in oil layer and the technology of improving oil recovery and surface technology of polymer flooding in Gaotaizi reservoir are studi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lymer flooding in Gaotaizi reservoir are also evaluat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三军,侯春艳,杨文革;喇嘛甸油田南中块精细构造分析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石油勘探;2001年02期

2 李兴国;孙春红;赵云飞;;喇嘛甸油田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1期

3 周志忱;;喇嘛甸油田新井解释质量控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年10期

4 卢丽艳;;砂体图的绘制机理及其在喇嘛甸油田喇北东块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2期

5 王洪明;霍庆军;乔晶鹏;;喇嘛甸油田节能工作回顾与展望[J];石油石化节能;2011年09期

6 吕田河;;喇嘛甸油田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措施与效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7 孙庆萍,纪学雁;对喇嘛甸油田浅气层的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4期

8 孙丽杰;;喇嘛甸油田不同类型储层水洗状况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4期

9 邸士莹;;基于测试资料的喇嘛甸油田南块开发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20期

10 张宝荣;范琳琳;陈江;;井温测井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及设想[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平;颜红霞;冯子辉;李景坤;;喇嘛甸油田北端原油来源的确定及其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周志忱;;喇嘛甸油田新井解释质量控制[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张江;林玉保;肖鲁川;甄力;侯小玲;程乾;;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水驱油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孟曙光;侠利华;乔书江;姚建;;聚合物驱含水变化与各类影响因素模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程宏杰;楼仁贵;陈丽华;;砾岩油藏七东_1区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6 常晓平;马玉霞;熊英;;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应用方法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7 姚坤乾;吴丽文;盖丽鹏;王涛;;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调整配套技术[A];第四届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树荣;张强;雷阳;张晓东;;聚合物驱最优注入问题的一种分区优化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9 马艳;李洪生;代亚宏;柏红霞;黎锡瑜;;改善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策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10 孙建国;刘洪远;侯君;;低渗透窄小砂体油田聚合物驱适应性分析及初步认识[A];三次采油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卫红;环保让喇嘛甸油田更美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记者  王志田;“三高”不高效益高[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刘祥飞;大庆喇嘛甸油田新增千口井[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记者 姜斯雄 通讯员 孟宪刚;喇嘛甸油田4项试验效果喜人[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王志田;喇嘛甸油田848口新井顺利完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喇嘛甸油田:隐忧如何解[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李丹邋记者 刘祥飞;喇嘛甸油田利用残留聚合物提高采收率[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刘祥飞邋通讯员 李丹;大庆喇嘛甸油田驶上节能创效快速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记者 陶文忠 通讯员 刘猛;喇嘛甸油田别有洞天[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记者 白玉兰;喇72井喇嘛甸油田上最美的一幅画[N];大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伏生;喇嘛甸油田低效无效循环带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国庆;喇嘛甸油田砂岩井眼扩大机理和预防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晓东;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优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郭兰磊;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动态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高静乐;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高丙坤;聚合物驱动态指标的预测与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徐学品;高含水期油藏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李洁;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李宜强;聚合物驱大平面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冯玉良;聚合物驱动态预测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修平;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无效循环识别与治理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2 杜云波;喇嘛甸油田静态图幅绘制系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程红霞;喇嘛甸油田喇北西块综合治理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张宝荣;溢气型集流伞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5 乔敏;喇嘛甸油田北北块聚驱上返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6 裴秀玲;喇嘛甸油田萨零组成藏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7 聂丛;喇嘛甸油田南块特高含水期综合治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8 金鑫;喇嘛甸油田萨零组北块天然气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王凤颖;喇嘛甸油田油水过渡带同层及外扩潜力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褚福鑫;喇嘛甸油田核心技术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4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24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