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层氧化改造的可行性
本文选题:页岩 + 有机质 ; 参考:《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6期
【摘要】:体积压裂是页岩气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其利用水力作用形成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实现缝网改造,但仍不能改善页岩基块渗透性,导致页岩气井存在改造有效期短、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通过分析页岩中有机质和黄铁矿等还原环境产物,测试有机质吸附能力,分析页岩有机质和黄铁矿氧化对气体传输能力的影响,探讨页岩氧化增渗的地质条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普遍发育有机质和黄铁矿等易被氧化的还原环境产物;氧化页岩中有机质和黄铁矿可影响页岩气体的传输能力;有机质氧化后易形成有机酸,氧化后溶液p H值可低至3,从而溶蚀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氧化已用于过热蒸汽钻井、消除滤饼、压裂液破胶、杀菌解堵、热采和增产处理等方面,为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利用氧化改造页岩气层提供了重要经验。页岩气层氧化改造,可溶蚀有机质、黄铁矿和部分碳酸盐矿物,从而产生溶蚀孔缝,形成高温、高压环境,改变页岩气层的矿物组成、孔隙结构和吸附/解吸等特性,进而达到改造页岩气层的目的。
[Abstract]:Volume fracturing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Hydraulic fracturing is used to form hydraulic fractures, to communicate natural fractures, and to realize fracture network re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permeability of shale base block can not be improved, which leads to the short period of life of shale gas well reconstruction. Problems such as rapid decline in production. By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duct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and pyrite in shal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organic matter is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pyrite on gas transport ability is analyzed,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of oxidation and infiltration of shal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rganic matter and pyrite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shale and oxidized environmental products such as pyrite, organic matter and pyrite in oxidized shale can affect the gas transport ability of shale, organic acid is easy to form after organic matter is oxidized, The pH value of the oxidized solution can be as low as 3, thus eroding carbonate minerals such as calcite, and oxidation has been used in superheated steam drilling, eliminating filter cake, breaking glue of fracturing fluid, sterilizing and removing plugging, thermal recovery and production increase treatment, etc.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for using oxidation to transform shale gas reservoir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By oxi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hale gas layer, organic matter, pyrite and some carbonate minerals can be dissolved, resulting in dissolution pore fracture, form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nvironment, changing mineral composition, pore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gas layer. Thus, the purpose of reforming shale gas reservoir is achieved.
【作者单位】: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富有机质页岩氧化致裂增渗加速气体传输机理研究”(51674209) 非常规油气层保护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水力压裂页岩气井热处理解除损害及强化产能研究”(2016TD0016)
【分类号】: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2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3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4 董立;;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6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7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8 张大伟;;加速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9 李世臻;乔德武;冯志刚;刘丽君;王倩;聂海宽;;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通报;2010年06期
10 张鸿翔;;页岩气: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关键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10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冯三利 编者 整理;页岩气:非常规能源领域的新主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田力;我国可采页岩气26万亿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记者 王巧然;中加中心为发掘国内页岩气资源铺路搭桥[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刘亚南;印度公司收购美国页岩气资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月闻;重庆将开发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作天然气补充[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单衍胜;辽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聚集条件与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姜宝益;页岩气藏开发可行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李智锋;页岩气藏孔渗特征与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扈金刚;湘西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韩超;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林腊梅;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宝成;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琚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相智文;延长陆相页岩气储层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孙艳玲;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田枭;页岩气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甲烷—矿物反应实验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203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3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