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煤层气开发潜能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17 13:41

  本文选题:煤层气 + 潜能评价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2期


【摘要】:为了对煤层气井进行优化布局与经济开发,在对影响煤层气开发潜能主要地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离差平方和优化组合熵值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求得的权重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权重指标,建立煤层气开发潜能评价模型,并以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为例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块煤层气开发潜能的主要地质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渗透率、含气量、构造、水文地质、储层压力、孔隙度、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该模型更能反映关键评价指标的特征,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研究表明:模型能优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赋权比例,最大化地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能客观合理地表达多指标间的对比差异,以对煤层气开发潜能进行可靠的定量化评价。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layou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albed gas wel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oalbed methane, the weights obtained by the combined entropy method and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method a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sum of deviation squar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method. The optimal weight index was determined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BM development potential was established. The CBM well in Shizhuangnan block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BM in this block are as follows: permeability, gas content, structure, hydrogeology, reservoir pressure, porosity, burial depth and coal seam thickness; The model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y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loser to real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optimize the weighting ratio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on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an objectively and reasonably expre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ultiple indicator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CBM reliab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23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40229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资助项目(JYSXQT16-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分类号】: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宇靖;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煤层气项目五个专题通过验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2 梅文;云南省稳步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工作[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1年02期

3 隋玉林;抚顺煤层气项目规划与发展[J];中国煤层气;2004年01期

4 谢然浩;;首个煤层气产业化示范项目投入商业运营[J];安全与健康;2006年01期

5 林宗虎;;煤层气——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J];工业锅炉;2006年03期

6 朱志敏;沈冰;谢晓东;;四川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3期

7 范章群;;煤层气解吸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层气;2008年04期

8 杜丽娟;;浅谈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1期

9 任会斌;;内蒙古将大规模利用煤层气[J];煤炭工程;2010年01期

10 ;煤层气开发系列技术获重大技术创新[J];地质装备;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学军;崔越;;铁岭市开发利用煤层气工程综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保玉;史纪敦;李国富;王峰明;卫家印;田永东;张乃春;王国义;王正正;王祖亮;李贵山;宋洪刚;白建平;;煤层气企业精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3 左景栾;孙晗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综述[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房超;陈贵峰;孙铭伟;;中国煤层气开发模式对比及开发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立群;焦养泉;李绍虎;潘思东;王小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科学设置[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白建梅;秦义;石惠宁;王胜利;段宝玉;;煤层气低成本排采技术探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红霞;王遇冬;薛岗;刘yN;王登海;;山西沁水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的实践与认识[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秦万成;陈仕林;;沁南煤层气田地面工程建设[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丽霞;李震;;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环境效益[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各国减排新举措:回用煤层气[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焦洋;煤层气:稳定清洁的廉价能源[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记者 胡萌;我市煤层气开发提上日程[N];重庆日报;2004年

4 易茗忻;企业直接排放煤层气将受限[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吕晓宇;太原社会车辆开始使用煤层气[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陈继军 武保洲;煤层气:产业化开发指日可待[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徐建军;四大煤炭集团投身煤层气[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苏梅;矿城阜新靠煤层气来充“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曹英邋实习生 张琴琴;山西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雁争;欲携手山西 李嘉诚重磅投资煤层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蕾;煤层气解析—扩散—渗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理论[D];山东大学;2015年

2 姚征;煤层气开发中固相微粒的成因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高婷;含氮煤层气二氧化碳净化指标与液化提纯流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陈艳容;煤矸石和煤层气循环流化床混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崔永君;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煤层气水平井测井环境影响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孙玉琦;古交矿区山西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袁松;煤层气水平井随钻岩性判识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陈泽升;河南中马村矿辅助层开采煤层气研究与实践[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安东杰;余吾煤业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区块划分[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詹敏;煤层气排采出煤粉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秦一天;促进我国煤层气开发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李凯;基于双扩散模型的煤层气注气开发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刘厚宁;煤润湿性及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杜兴隆;煤层气井壁稳定与防塌钻井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31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31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