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秦南凹陷S-北断裂带古近纪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耦合关系

发布时间:2018-06-30 03:48

  本文选题:秦南凹陷 + 古近系 ; 参考:《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5期


【摘要】:利用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分析了秦南凹陷沙三期至东一期S-北断层的活动特征以及边界断层的活动和演化对沉积速率、沉积相、砂体等的影响。研究表明:边界断层在平面上可分为分S-A和S-B两段;纵向上,沙三期—东一期,断层活动整体呈强—弱—强—弱的特点;各地质时期S-A、S-B断层均表现为"强—弱"的变化特点,且断层的两个倾末端活动较弱;断层活动的强弱变化控制盆地的差异沉降,形成了"洼—隆"相间的古地貌格局,进而控制三角洲进积方向和砂体展布规模。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3D seismic, logging, logging and core analysis,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fault activity r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 north fault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rst phase of the Shahejie period in the Qinnan depression, and the move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boundary faults to the sedimentary rate and sedimentary facies. The influence of sand bodies,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ndary fa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S-A and S-B sections on the plane, the fault activity is strong, weak-strong and weak in the longitudinal phase from the third to the east, and the S-ANS-B faul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and weak" in all the qualitative periods. The variation of fault activity controls the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of the basin, which forms the paleogeomorphic pattern of "wave-uplift" phase, and then controls the direction of delta preces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scale of sand body.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环渤中凹陷古近系近源沉积特征、储层综合评价技术与有利勘探方向研究”(2016ZX05024-003-006)
【分类号】:P542;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宋贤;北京地区断层活动的阶段性特征[J];地震地质;1982年03期

2 李瑞莎;武艳强;黎凯武;张希;;丽江7.0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协调比及离散度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3 刘行松,何永年;断层活动时间的定量研究[J];地震;1989年05期

4 吕弋培;;监测断层活动的有效方法——标石阵测量[J];四川地震;1989年04期

5 刘行松,唐汉军;断层活动时间的同步性特点[J];华南地震;1993年01期

6 刘行松,史兰斌,唐汉军,胥怀济,计凤桔,林传勇,李祖信,何永年,,郭金弟;重大工程场址断层活动的研究[J];华南地震;1994年01期

7 牛安福,王琪,乔学军;断层活动的最优化定量方法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2期

8 刘行松,唐汉军;断层活动期次的探讨[J];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9 林淑冰;王志鹏;王海清;庄铭约;;天马台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地震;2009年02期

10 李瑞莎;张希;贾晓东;唐红涛;;断层活动协调比计算方法的改进及震例分析[J];中国地震;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瑞莎;武艳强;黎凯武;张希;;丽江7.0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协调比及离散度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董运洪;罗三明;;南口—孙河断裂和南口山前断裂北段断层活动参数的重力反演[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宋惠珍;;模拟断层活动性质的两个数值模型[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张淑坤;;ESR方法测定断层活动年龄的实验方法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婉桢;利用大地测量资料研究六盘山断裂及其邻区块体运动与断层活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6年

2 张璇;利用红外遥感资料研究断层活动变化[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4年

3 余建强;则木河断裂带典型地段断层活动速率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2084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84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