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缝洞型油藏单裂缝中气驱油规律

发布时间:2018-07-04 16:37

  本文选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 裂缝 ; 参考:《断块油气田》2016年06期


【摘要】:为探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过程中气驱油特征及气体窜逸规律,文中从分析裂缝中油气流动特征着手,设计制作了不同开度的单裂缝可视化有机玻璃模型,开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裂缝注氮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开度的裂缝,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驱替形态逐渐从活塞驱变为非活塞驱,注气换油率也随之降低;对于不同开度的裂缝,窜逸系数与注气驱替拟线速度的关系均可用分式方程变形式拟合,且随着拟线速度的增加,窜逸系数趋于一个极限值,裂缝开度越大,窜逸系数极限值越小。基于窜逸系数建立的单裂缝气驱油流体流动区域识别图版,可用来分析不同裂缝开度与驱替拟线速度时气体在裂缝中的窜逸规律,也为深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气流动规律和分析开发动态提供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drive and gas channeling in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s during gas injection, a visual organic glass model with different openings is designed and made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flow in fractures. The experiment of nitrogen flooding in single fracture carbonate reservoir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injection velocity, the displacement pattern gradually changes from piston drive to non-piston drive, and the gas injection ra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injection veloc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cape coefficient and the pseudo-linear velocity of gas flooding can be fitted in the form of fractional equatio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pseudo-linear velocity, the escape coefficient of channeling tends to a limit value, and the larger the fracture opening degree, the smaller the limit value of the escape coefficient. The single fracture gas drive fluid flow area identification chart based on the channeling coefficien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gas channeling in the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fracture opening and displacement pseudo-linear velocity. It also provides support for further study of oil and gas flow law and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and cavernous carbonate reservoir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及优化”(2011CB20100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16ZX05014-004-006H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相流体流动规律与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5150426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462014YJRC053)
【分类号】:TE3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松青;卢占国;孙华;;缝洞型介质内单相流体流动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黄朝琴;姚军;李亚军;王晨晨;吕心瑞;;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缝洞型介质渗透性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年09期

3 闫丰明;康毅力;孙凯;杜春朝;;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漏失模型及控制对策[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年03期

4 撒利明;姚逢昌;狄帮让;姚姚;;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J];岩性油气藏;2011年01期

5 李隆新;吴锋;张烈辉;李允;;缝洞型底水油藏开发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3年03期

6 刘得军;马中华;张颖颖;闫景富;艾清慧;;缝洞型储层随钻测井自适应有限元法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7 刘莉莉;陈小凡;崔力公;;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含水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年01期

8 赵永强;闫国亮;谭猛;;应用Darcy-Stokes方程求解缝洞型介质的渗透率[J];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04期

9 ;缝洞型储层地震识别理论与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1期

10 张烈辉;李成勇;刘启国;李允;;边界元理论在缝洞型非均质油藏渗流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加恩;李亮;杨慧珠;;管流与渗流耦合流动理论研究初探[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陈振标;李军;张超谟;;测井新技术评价方法在缝洞型储层中的应用[A];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俊兴;;基于系统辨识的缝洞型油气藏刻画问题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成;张在金;胡中平;王立歆;徐颖;;缝洞型储层地震特征分析——以塔河6-7区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耿自力;探索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新路[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隆新;多尺度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刘爱疆;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娟;缝洞型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与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王殿生;缝洞型介质流动机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李亚军;缝洞型介质等效连续模型油水两相流动模拟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卢占国;缝洞型介质流体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马灵伟;塔中顺南地区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鲁新便;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宗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模型与预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金泉;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及散射成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金玉;缝洞型介质两相流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高建申;高温高压缝洞型储层电阻率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林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闫国亮;基于均匀化方法的缝洞型介质单相和两相流渗透率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郑鑫平;高石梯缝洞型气藏气水渗流机理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马洪敏;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唐潮;缝洞型油藏注水压降试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6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96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