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辅助钻井破岩机理及可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1:01
提高钻井效率是开发油气资源的必需手段,而激光辅助钻井是一种新兴技术,在开发油气资源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激光辅助钻井技术是提高破岩效率及油气资源产能的重要措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激光辅助破岩工艺参数优化和探索激光辅助破岩前后的岩石可钻性是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针对激光辅助破岩机理及可钻性开展研究。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砂岩和花岗岩对激光作用的敏感性规律,揭示了激光工艺参数、流体与气体携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激光破岩效果随着激光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变好;选取合适的离焦量和激光功率,激光破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与非流体环境下的激光破岩相比,水和钻井液降低激光对岩石的破碎作用,而饱和食盐水有助于激光对岩石的破碎作用。与非气体环境下的激光破岩相比,氮气携岩降低激光对岩石的破碎作用,压缩空气携岩有助于激光对岩石的破碎作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激光作用前后岩石性能的变化规律,包括岩石的密度、孔隙度、矿物成分、力学性能及内部结构,研究激光破岩过程的宏观演化机制和微观演化机制。研究表明:激光作用后岩石的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加,激光作用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和三轴抗剪强度降低;激光破岩前后岩石的矿物种类没变,岩石的矿物成分只发生相互转变;观察岩石的CT扫描图像发现:激光作用使岩石内部产生裂纹,花岗岩的裂纹多为纵横交叉的大裂纹,砂岩的裂纹多为沿径向分布的微细小裂纹。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花岗岩的破碎机理为:激光的高温热作用使花岗岩内部产生微裂纹,微裂纹萌生、扩展、演化形成宏观裂纹;砂岩的破碎机理为:激光的高温热作用使砂岩矿物失水收缩、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剥离、岩石颗粒内部开裂。本文通过可钻性实验综合评价激光辅助破岩的效果。在可钻性实验中,激光钻孔降低岩石的可钻性级数,提高破岩效果;随着激光分布密度的增加,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可钻性级数降低,破岩效果变好;氮气携岩提高岩石的可钻性级数,压缩空气携岩降低岩石的可钻性级数,因此压缩空气携岩有助于激光对岩石的破碎作用。可钻性实验表明:通过控制激光能量使岩石受热后表层形成裂缝,利用高温熔化,气化作用和高温热应力作用以削弱岩石强度,加速岩石破碎,为进一步的机械旋转破岩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硬质岩层的钻进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21
本文编号:2099276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辅助钻井破岩的理论研究
1.2.2 激光辅助钻井破岩的实验研究
1.3 激光辅助钻井破岩的发展前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第3章 花岗岩激光破岩影响因素研究
3.1 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1.1 激光作用时间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1.2 离焦量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1.3 激光功率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1.4 激光入射角度对破岩效果的影响
3.2 流体与气体携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2.1 流体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2.2 气体(空气、氮气、压缩气体)携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砂岩激光破岩影响因素研究
4.1 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1.1 激光作用时间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1.2 离焦量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1.3 激光功率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1.4 激光入射角度对破岩效果的影响
4.2 流体与气体携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2.1 流体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2.2 气体(空气、氮气、压缩气体)携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作用前后岩石性能变化规律
5.1 岩石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
5.1.1 花岗岩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
5.1.2 砂岩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
5.2 岩石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
5.2.1 花岗岩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
5.2.2 砂岩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
5.3 岩石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5.3.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5.3.2 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
5.3.3 岩石三轴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
5.4 岩石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
5.4.1 花岗岩岩心结构平面图及分析
5.4.2 砂岩岩心结构平面图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激光处理岩石的可钻性研究
6.1 不同激光分布密度的可钻性实验方案
6.1.1 可钻性级数的概念介绍
6.1.2 激光沿圆周分布的可钻性实验方案
6.1.3 不同激光分布密度的可钻性实验方案
6.2 激光沿圆周分布的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激光沿圆周分布的花岗岩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2.2 激光沿圆周分布的砂岩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不同激光分布密度的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激光分布密度的花岗岩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3.2 不同激光分布密度的砂岩可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珂;;激光破岩温度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29期
2 郑志远;张自力;吴秀文;周惟公;;超短脉冲激光对岩石烧蚀量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刘柏禄;潘建忠;谢世勇;;岩石破碎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钨业;2011年01期
4 曾英;龙辉;涂能安;涂小芳;;牙轮钻头不同轮头速比破岩量仿真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11年01期
5 李玮;闫铁;毕雪亮;苏鹏;孙维国;;实钻条件下破碎能耗的分形评价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施斌全;薛启龙;唐文全;吴泉佟;;激光钻井技术研究展望[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9期
7 徐依吉;周长李;钱红彬;宋鹏;;激光破岩方法研究及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展望[J];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04期
8 赵金昌;赵阳升;李义;武晋文;;花岗岩高温高压条件下冲击旋转破碎规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9 郭汝海;施龙;王思雯;吴萃婷;;HF/DF化学激光器的研究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0年03期
10 张克勤;张金成;戴巍;;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J];钻采工艺;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099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9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