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石油大学》 2010年
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
韩恩泽
【摘要】: 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国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竞争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石油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城市多为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避免矿竭城衰,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经济转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界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现状及特点。在对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必然性分析。 其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评价的内涵与思路,从石油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角度构建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等六个典型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水平进行横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问题。 再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石油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论文研究了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演进机制,确定了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时机选择,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结合石油资源城市特点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提出了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石油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是造成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论文分析了石油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 最后,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了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总体战略与对策建议,并从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作用、特征和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以东营市为例,对我国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东营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22;F299.2;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新江;;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9期
2 ;企业资讯[J];标准生活;2010年11期
3 张协奎;安晓明;;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4 王继斌;;低碳城市的营建策略[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5 董军;;令人心悸的城市“积水潭”[J];中国减灾;2011年15期
6 ;宏观政策[J];中国金属通报;2011年30期
7 ;恋上这座城,我们有绿色理由[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8期
8 高洁;徐凯;肖荣阁;;从“资源诅咒”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1年03期
9 金磊;;城市防灾出路何在[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19期
10 刘伟;喻鹏;;中国版“生态城”乱象揭秘[J];安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敏;陈俊楠;;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2 俞滨洋;赵景海;;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若干问题[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3 程新文;;我国城市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4 唐启国;;自主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5 赵洁;;关于创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档案”的构想[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孟克;;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8 金福兰;方传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途径[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仇向洋;;关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文华;;当前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前沿和热点[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怡;[N];上海科技报;2009年
2 辛文;[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朱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记者陈欣然;[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 吴真平;[N];建筑时报;2009年
7 本报驻开罗记者 胡英华 高阳;[N];经济日报;2010年
8 李英杰 邢春玲 李响;[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志杰;[N];通信产业报;2010年
10 辛文;[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恩泽;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王桂云;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姚平;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评价与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闫沛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7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关睿;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万瑜;全球化、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政府行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贞兰;从优化空间结构角度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D];青岛大学;2008年
2 李广文;“双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骏;西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新红;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陈俊玲;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铎;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的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国;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估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春来;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10 张彤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