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压裂开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本文选题:致密油藏 + 多重介质 ; 参考:《中国矿业》2017年04期
【摘要】:为揭示了致密油藏在压裂与开采过程中孔缝介质的变形规律,研究流固耦合作用对致密油藏生产动态的影响,本文基于致密砂岩储层孔缝多重介质变形力学机制,阐述了致密油藏压裂与采出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针对不同开发阶段孔缝介质变形及流体渗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物性参数动态变化模型及多相流渗流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致密油藏压裂、开采数值模拟软件对典型致密油区块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裂液注入过程中,基质孔隙膨胀,孔、渗物性增大;高于开启压力时,天然裂缝开启并逐步延伸;高于破裂压力时,岩石破裂形成人工裂缝,储层渗透率大幅升高。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地层流体压力的降低,基质孔隙收缩,裂缝开度变窄;当低于闭合压力时,裂缝闭合导致储层渗透率显著的降低。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deformation law of pore fracture medium in tight reservoir during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luid-solid coupling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dense reservoir,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mechanics mechanism of multiple fracturing medium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action in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ight reservoir is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of fracture mediu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percolation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change mode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lti-phase flow ar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typical tight oil bl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injec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the matrix pore expands and the pore permeability increases; when the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the open pressure, the natural fracture opens and extends gradually; when the fracture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the fracture pressure, the rock fracture forms artificial fractur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is greatly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with the decrease of formation fluid pressure, the matrix pores shrink and the fracture opening becomes narrower; when the pressure is lower than the closed pressure, the fracture closure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reservoir perme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3AA064902)
【分类号】:TE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天一;宋新民;吴淑红;李巧云;王宝华;李小波;李华;刘海龙;;低渗透油藏水驱动态裂缝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4期
2 徐梦雅;冉启全;李宁;沈冠中;;应力敏感性致密气藏压裂井动态反演新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12期
3 赵伦;陈烨菲;宁正福;范子菲;吴学林;刘丽芳;陈希;;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应力敏感实验评价——以滨里海盆地肯基亚克裂缝-孔隙型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2期
4 邹雨时;张士诚;马新仿;;页岩气藏压裂支撑裂缝的有效性评价[J];天然气工业;2012年09期
5 赵颖;;各向异性双重孔隙介质的应力与油水两相渗流耦合理论模型[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6 ;The effective pressure law for permeability of clay-rich sandstones[J];Petroleum Science;2011年02期
7 焦春艳;何顺利;谢全;顾岱鸿;朱华银;孙磊;刘华勋;;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J];石油学报;2011年03期
8 周文;邓虎成;单钰铭;杨宇;王洪辉;;断裂(裂缝)面的开启及闭合压力实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8年02期
9 同登科;杨河山;柳毓松;;油气流 固耦合渗流研究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10 张浩,康毅力,陈一健,李前贵,游利军,何健;致密砂岩油气储层岩石变形理论与应力敏感性[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中春;程倩;刘乃贵;周杨;房涛;朱涛涛;王为民;;缝洞型油藏致密基质灰岩的压力敏感性规律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7年02期
2 王雷;王琦;;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杨旭;孟英峰;李皋;曾辉;;考虑水锁损害的致密砂岩气藏产能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5期
4 房平亮;冉启全;鞠斌山;;致密油藏压裂开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2017年04期
5 杨棚铄;赵立强;罗志锋;;通道压裂裂缝铺砂影响因素实验评价[J];断块油气田;2017年02期
6 刘广峰;白耀星;顾岱鸿;高星星;王文举;潘少杰;王猛;;镇北长8_1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物性参数特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7 刘立之;;涪陵页岩气田高曲率区水平井压裂特征及调整对策[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年02期
8 李跃刚;王文举;万单夫;李娅;刘广峰;;应力敏感对致密砂岩气藏气水两相渗流特征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3期
9 杨向同;郑子君;张杨;于银华;冯觉勇;王振兰;滕起;董健毅;;地质工程一体化在应力敏感型致密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以库车西部某区块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7年01期
10 战永平;付春丽;李松岩;;致密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岩心人工裂缝制备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友净;宋新民;田昌炳;石成方;李佳鸿;惠钢;侯建锋;高春宁;王小军;刘萍;;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出现的新的开发地质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2期
2 王海洋;杨胜来;李武广;杨健坤;黄伟;;深层致密双重介质气藏应力敏感研究及应用[J];天然气与石油;2013年04期
3 徐梦雅;廖新维;刘姣姣;;储层应力敏感性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赵文智;沈安江;胡素云;张宝民;潘文庆;周进高;汪泽成;;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1期
5 卞德智;赵伦;陈烨菲;喻莲;范子菲;;异常高压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6 刘宏;谭秀成;李凌;罗冰;马昌林;杨立根;;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川西南嘉陵江组嘉_5段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7 李大奇;康毅力;张浩;;基于可视缝宽测量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新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8 薛永超;程林松;;不同级别渗透率岩心应力敏感实验对比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3期
9 潘伟义;伦增珉;王卫红;刘华;;异常高压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0 王学武;黄延章;杨正明;;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金志浩;;输流管道流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建省;董勤喜;;热流固耦合动态边界理论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周忠宁;李意民;谷勇霞;谢远森;孙婉;;基于流固耦合的叶片动力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孙可明,梁冰,王锦山;煤层气开采中两相流阶段的流固耦合渗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李艳;肖芳其;粟键鑫;李辉;;两端固定约束的柔性管道流固耦合特性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6 王成;孙博;;浅析采矿中的流固耦合现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2期
7 刘建军,刘先贵;煤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周小利;李晶;郝亚娟;张伟;;圆柱薄壳与横向绕流场的流固耦合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9 代立强,刘宝玉,刘先贵;计算套损的弹塑性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算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董平川;变形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值模型及其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尔杰;;流固耦合力学研究与应用进展[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士召;何国威;张星;;柔性体涡诱导振荡的流固耦合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国斌;;单细胞受剪切流变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波;钱若军;;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鲍麟;余永亮;;粘弹性蜻蜓型翼挥拍的流固耦合求解途径初探[A];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7年
6 文聘;叶红玲;刘海宏;;输流管流固耦合模态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乐;吴健康;;细胞通过微孔隙时的大变形流固耦合和表面切应力变化特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从磊;任伟伟;孙建红;;平面圆形伞初始充气阶段的流固耦合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洋;柏云清;汪卫华;赵小敏;张学伟;FDS团队;;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中国铅基研究反应堆地震响应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建省;董勤喜;;热流固耦合动态边界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涛;流固耦合正反散射问题的数值方法[D];重庆大学;2015年
2 郑荣跃;考虑热流固耦合效应的软黏土—结构爆炸动力响应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周忠宁;对旋轴流风机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孙芳锦;膜结构风振流固耦合效应和风致雪压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自明;油藏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初探[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7 金景旭;汽车碰撞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伤害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法特;基于高阶有限差分法的管道瞬态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平;大型渡槽的二维半流固耦合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鲁丽;非线性板状结构流固耦合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向学;基于流固耦合物理模拟技术的顶板突水机理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冯伟;流固耦合效应下离心压气机叶片响应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康楠;流固耦合界面信息传递技术分析与数值风洞计算程序研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梅媚;微芯片塑封过程热—流—固耦合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介少龙;基于流固耦合的含夹层盐岩储库渗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强;基于动边界技术的单向张拉膜结构流固耦合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恒宇;高塔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曾志平;汽油机冷却系统流固耦合传热分析与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邓艳波;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及流固耦合分析[D];湘潭大学;2015年
10 张亦农;基于流固耦合的鸡蛋跌落冲击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10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1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