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Abstract]:Based on core observation, slice identification and log data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pore filling geochemical parameter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athered crust reservoir of Ordovician upper assemblage an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 Yichuan-Huanglong area of Ordos Basin are studied. The reservoir lithology is mainly dolomite and secondary limestone. The reservoir sp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nhydrite nodule dissolution por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fracture can improve reservoir storage and permeability perform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reservoi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The porosity of the reservoir is mostly 2% (73.8%),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0.01 脳 10 ~ (-3) 渭 m ~ (2) is the most (86.6%).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diagenesis: sand banks in relatively high energy environment and dolomite flat of anhydrite nodules are favorable fa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Karstification and dolomitization are the main constructive diagenesis, accompanied by filling, compaction and secondary ashing are the main destructive diagenesi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04-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E-32)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东旭;吴兴宁;曹荣荣;于洲;;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成藏演化[J];海相油气地质;2014年04期
2 王建民;王佳媛;沙建怀;郭德郧;高海仁;聂武军;秦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郭斌;王凤琴;王宝清;佘刚;王婧;刘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岩溶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谢锦龙;吴兴宁;孙六一;于洲;王少依;;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区带预测[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4期
5 杨华;刘新社;张道锋;;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进展[J];天然气工业;2013年05期
6 任军峰;包洪平;孙六一;刘宝宪;;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孔洞充填特征及机理[J];海相油气地质;2012年02期
7 赵文智;沈安江;胡素云;张宝民;潘文庆;周进高;汪泽成;;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1期
8 张杰;寿建峰;文应初;王一刚;胡安平;;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J];古地理学报;2012年01期
9 刘宝宪;王红伟;马占荣;李磊;李燕;;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马五段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特征与成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5期
10 杨华;付金华;魏新善;任军峰;;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领域[J];石油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武力超;何光怀;刘艳侠;李先锋;夏勇辉;蔺吉春;;盆山过渡地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与有利区预测——以宜川-黄龙地区为例[A];第十二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于红岩;王震亮;程昊;王爱国;廖晓;魏丽;兰一飞;;靖边地区马五段碳酸盐岩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进高;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硕;黄文辉;金振奎;高白水;朱小二;;哈萨克斯坦Zanazor油田石炭系KT-Ⅱ碳酸盐岩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现代地质;2017年04期
2 赵永刚;王东旭;冯强汉;张栋梁;王少飞;冯永玖;付晓燕;南喜祥;;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年04期
3 于洲;丁振纯;吴东旭;董岩;郭婷;刘文;;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演化模式研究[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3期
4 董岩;王少依;柏淑英;王川;;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3期
5 张正红;乔占峰;潘文庆;李维岭;邓兴梁;佘敏;谢恩;;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律——溶蚀模拟实验[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3期
6 张庆玉;梁彬;曹建文;淡永;李景瑞;陈利新;;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及岩溶发育模式[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3期
7 郝伟俊;康志宏;项云飞;;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岩溶特征及成因类型[J];煤炭技术;2017年07期
8 陈朝兵;冯炎松;汪淑洁;胡薇薇;朱玉双;王超;陈江萌;叶葱林;;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成因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胡光明;李国栋;魏新善;李雁冰;;靖边潜台西侧奥陶系马五_4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J];沉积学报;2017年03期
10 张添锦;王云;;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天然气富集关系——以高桥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J];西北地质;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柴辉婵;兖州煤田奥陶系灰岩顶部充填结构及阻水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于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古生界热演化史与天然气成藏[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浩夫;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张夏组和三山子组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白玉奇;YD复杂油藏储层表征及有利区预测[D];西北大学;2013年
3 方文杰;鄂尔多斯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马六段测井解释及地质建模[D];西北大学;2013年
4 牛苗宁;富县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测井储层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5 郝哲敏;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缘马家沟组中组合成岩相及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泉波;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临镇地区马六段—马五5亚段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锦龙;吴兴宁;孙六一;于洲;王少依;;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区带预测[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4期
2 时保宏;刘亚楠;武春英;黄正良;任军峰;;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3 苏中堂;陈洪德;徐粉燕;金学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能[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2期
4 万永平;王根厚;归榕;李春霞;银晓;周进松;;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构造裂缝及其天然气成藏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黄正良;陈调胜;任军峰;包洪平;;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及圈闭成藏特征[J];石油学报;2012年S2期
6 郭彦如;赵振宇;付金华;徐旺林;史晓颖;孙六一;高建荣;张延玲;张月巧;刘俊榜;刘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J];石油学报;2012年S2期
7 赵振宇;郭彦如;王艳;林冬娟;;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J];特种油气藏;2012年05期
8 万梨;侯明才;陈洪德;;靖边气田北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_4~1储层沉积微相组合与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2年04期
9 于洲;孙六一;吴兴宁;吴东旭;姚学辉;丁振纯;;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2年04期
10 苏中堂;陈洪德;欧阳征健;金学强;;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中国地质;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生;苏联学者对风化壳形态的研究[J];地理学报;1955年02期
2 张禄,邝辉,冯云祥;改进生产管理 大闹钻头革新 乌盟队突破风化壳、破碎带两大技术关[J];探矿工程;1959年10期
3 陈静生;土壤和风化壳是反映景观的重要标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0年02期
4 曾水泉,易绍桢;关于风化壳中化学元素迁移与累积计算方法的探讨——(以广东琼雷地区富铝化风化壳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2期
5 Ф.А.丘赫洛夫;薛意;;风化壳是某些沉积矿的物质来源[J];地质与勘探;1975年05期
6 В.А.Соколов;К.И.Хейсканен;田书文;;前寒武纪化学风化壳的形成阶段[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4年04期
7 宋云华,沈丽璞,王贤觉;某些岩石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87年09期
8 包志伟;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0期
9 赵景波;;黄土中风化壳的确定与研究[J];地质论评;1991年02期
10 廖士范;;论风化壳相、古风化壳相矿床[J];岩相古地理;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小平;黄符桢;汤国平;王启滨;王太伟;;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尚彦军;曲永新;胡瑞林;;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问题——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宜朴;许化政;王传刚;杨伟利;王毅;伍天洪;;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成因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杨娟;;秦皇岛市混合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5 赵淑权;黄士斌;谈明光;;稀土放射性分析的比对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家友;傅杨荣;陈沐龙;周芳芳;何玉生;杨奕;马荣林;张固成;王丰;;基于矿物演化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3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7 杨瑞东;王伟;鲍淼;王强;魏怀瑞;;贵州赫章二叠系玄武岩顶部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蕾;石壁人像“天上”来?[N];科技日报;2009年
2 邓古田;为什么我国南方多红土[N];北京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迟唤昭;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及其储层预测[D];吉林大学;2016年
2 冯志刚;岩溶上覆风化壳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物源和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4 惠宽洋;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与隐蔽气藏成藏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吴澄宇;赣南粤北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6 田君;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动力学与传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覃英伦;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奥陶系马五_(1+2)亚段风化壳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胡志伟;昌德地区基岩顶面构造解释及风化壳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孙宇;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及控储作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曾越;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多期叠合型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王伟;贵州西部二叠系玄武岩风化壳及其中稀土富集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王欢欢;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空间分布预测与油气疏导格架的匹配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唐学昆;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传质过程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9 孟祥豪;鄂北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结构特征与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董爱娇;辽东半岛岩溶夷平面及上覆风化壳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5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7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