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古油藏成藏特征

发布时间:2018-08-27 13:33
【摘要】:为了确定磨溪-高石梯地区古油藏的分布范围,并进一步认识其流体性质及规模,文中利用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全息扫描荧光技术,结合显微激光拉曼分析等手段,对该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古油藏进行了深入剖析。磨溪-高石梯地区储层段龙王庙组沥青发育,定量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各井储层颗粒定量荧光都存在相对的高值,半峰宽普遍较低,TSF光谱最常用的参数总体表现为低值,激光拉曼光谱显示出了沥青的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一定规模的古油藏,古油藏总体表现为正常油—轻质油,现今残余沥青成熟度较高,古油层主要以层状分布,多发生原位裂解,与现今气藏有较好的匹配关系。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paleoreservoir in Moxi Gaoshiti area and to further understand its fluid properties and scale, this paper uses quantitative particle fluorescence, holographic scanning fluorescence technique and micro-laser Raman analysis, etc. The paleoreservoir of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this area is deeply analyzed. The bitumen of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Moxi Gaoshiti area is developed. Th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high values exist in each well reservoir particl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arameters of TSF spectrum are generally lower peak width.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paleo-reservoirs in this area, the paleoreservoir is normal oil-light oil, the maturity of residual bitumen is high, the palaeooil layer is mainly layered distribution, and the pyrolysis occurs in situ. There is a good match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sent gas reservoir.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庆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前陆冲断带及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有利区评价”(2016ZX05003-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古老油气系统成藏关键要素研究课题”(2016A-0206)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彬;胡素云;黄士鹏;胡健;石书缘;王坤;梁东星;;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现代地质;2016年03期

2 刘可禹;鲁雪松;桂丽黎;范俊佳;公言杰;李秀丽;;储层定量荧光技术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2016年03期

3 周秦;田辉;王艳飞;肖贤明;;川中古隆起下寒武统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10期

4 魏国齐;杨威;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谢武仁;武赛军;曾富英;;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对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3期

5 罗冰;周刚;罗文军;夏茂龙;;川中古隆起下古生界——震旦系勘探发现与天然气富集规律[J];中国石油勘探;2015年02期

6 魏国齐;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杨威;沈平;谢增业;张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大型气藏特征与聚集模式[J];石油学报;2015年01期

7 桂丽黎;刘可禹;柳少波;刘建良;孟庆洋;袁莉;郝加庆;吴凡;;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红柳泉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J];石油学报;2015年01期

8 杜金虎;邹才能;徐春春;何海清;沈平;杨跃明;李亚林;魏国齐;汪泽成;杨雨;;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9 邹才能;杜金虎;徐春春;汪泽成;张宝民;魏国齐;王铜山;姚根顺;邓胜徽;刘静江;周慧;徐安娜;杨智;姜华;谷志东;;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10 徐春春;沈平;杨跃明;罗冰;黄建章;江兴福;谢继容;岑永静;;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J];天然气工业;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深涛;沈平;张健;夏茂龙;冯明友;夏青松;陶艳忠;夏自强;林怡;;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沉积物成岩作用与孔隙流体演化[J];沉积学报;2017年04期

2 陈斐然;张颖;徐祖新;谭程;周肖肖;;全球前寒武—寒武系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4期

3 蔡来星;王蛟;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庞玉茂;;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4期

4 董才源;谢增业;朱华;国建英;张璐;戴鑫;杨春龙;;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气源新认识及成藏模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5 张涛;马行陟;赵卫卫;范俊佳;鲁雪松;严少怀;;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古油藏成藏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6 孙冬胜;李双建;云金表;孙宜朴;孙润轩;;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古隆起的活动性与油气分布[J];地质学报;2017年07期

7 苏奥;陈红汉;吴悠;熊万林;刘妍濊;蔡李梅;;砂岩储层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17年07期

8 杨海涛;贺振华;王鸿燕;王静;王栋;;多波联合解释提高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预测的精度[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年04期

9 李毕松;唐秀丽;;川北地区寒武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区带[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7年03期

10 谢增业;魏国齐;张健;杨威;张璐;王志宏;赵洁;;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华系大塘坡组烃源岩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国齐;谢增业;宋家荣;杨威;王志宏;李剑;王东良;李志生;谢武仁;;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特征及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2 桂丽黎;刘可禹;柳少波;孙维凤;孟庆洋;袁莉;吴凡;郝加庆;;柴达木盆地西部英东地区油气成藏过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3 魏国齐;杨威;谢武仁;谢增业;曾富英;莫午零;沈珏红;金惠;;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5期

4 魏国齐;杨威;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谢武仁;武赛军;曾富英;;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对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3期

5 罗冰;周刚;罗文军;夏茂龙;;川中古隆起下古生界——震旦系勘探发现与天然气富集规律[J];中国石油勘探;2015年02期

6 罗冰;罗文军;王文之;王志宏;山述娇;;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气藏形成机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3期

7 刘树根;孙玮;赵异华;王国芝;宋林珂;邓宾;梁锋;宋金民;;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的差异聚集分布及其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5年01期

8 魏国齐;杜金虎;徐春春;邹才能;杨威;沈平;谢增业;张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大型气藏特征与聚集模式[J];石油学报;2015年01期

9 董大忠;高世葵;黄金亮;管全中;王淑芳;王玉满;;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4年12期

10 赵文智;胡素云;刘伟;王铜山;姜华;;论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及其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2 高飞;;中国古油藏的分布和特点[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2期

3 武蔚文;贵州东部若干古油藏的形成和破坏[J];贵州地质;1989年01期

4 王守德;郑冰;蔡立国;;中国南方古油藏与油气评价[J];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01期

5 韩晓东,李国会;塔中4油田C_Ⅲ古油藏及地质意义[J];勘探家;2000年02期

6 匡立春;齐雪峰;王绪龙;任江玲;唐勇;潘立君;;新疆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古油藏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7 刘劲松;邹先武;汤朝阳;崔森;夏杰;甘金木;赵武强;金世超;;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与古油藏关系初探[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年03期

8 李天义;何治亮;何生;周雁;孙冬胜;沃玉进;杨兴业;;中扬子北缘京山二叠系古油藏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达江;;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2期

10 文龙;项茜;刘埃平;杨天泉;梅清;;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古油藏痕迹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付立新;高勇;杜玉梅;梁锋;时云珠;;麻江古油藏油气聚集与破坏机理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厚民;毛景文;陈毓川;张长青;许虹;;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型古油藏与玄武岩铜矿化(摘要)[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方允鑫;廖玉宏;吴亮亮;耿安松;;催化加氢热解法运用于南盘江古油藏固体沥青-源对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葆华;李雯霞;顾雪祥;肖德长;黄增保;程文斌;陈翠华;董树义;;贵州丹寨古油藏流体包裹体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朱光有;张水昌;何坤;苏劲;;低地温梯度盆地原油的热稳定性与古油藏的超长寿命[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杨平;谢渊;汪正江;刘建清;赵瞻;卓皆文;;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的发现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丁道桂;刘光祥;陈玉华;潘文蕾;瞿常博;饶丹;;江南-雪峰山前缘油气聚集及烃源对比—南方构造问题之三[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一个典型来源于寒武系源岩的古油藏-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志留系古油藏成因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非;重庆发现海相二叠系古油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章力;西藏首次发现古油藏带[N];中国矿业报;2001年

3 记者 李斌 尕玛多吉;西藏发现100公里古油藏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腾格尔 李武 蒋启贵;加强川西下寺古油藏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熊和生;油气与金属本是同“根”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大飞;雪峰隆起北缘海相古油气巨量富集的陆内构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宋到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布龙果尔泥盆系古油藏形成与破坏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陈玲;华南麻江海相古油藏沥青Re-Os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油藏形成和破坏时代的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鹏鹏;贵州晴隆锑矿古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时代厘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俊先;川东北地区古油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凤;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古生界碳沥青及其与古油藏成因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刘慧卿;贵州石头寨古油藏流体包裹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吴程峗;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及伴生古油藏中的有机质—来源、演化及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周锋;江南隆起北缘油气成藏带解剖及成藏规律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7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07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