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水平井定向分簇射孔技术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8-08-27 16:18
【摘要】:定向分簇射孔技术整合了分簇射孔与定向射孔的技术优势,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了使该技术取得更好的油气开发效果,研究了射孔器自身重力偏心、电子选发模块的编码与地面程序控制相匹配、轴向居中触点信号传输以及射孔后簇间密封隔离等工艺技术,实现了电缆输送水平井射孔器自重定向、动态传输信号、可靠寻址与选发射孔以及射孔后簇间密封等功能,完成了射孔管串一次下井射孔与桥塞联作或多簇射孔作业,形成一套水平井电缆输送定向分簇射孔技术。应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藏生产现场的效果表明:定向准确,选发射孔可靠,簇间密封良好,技术效果明显。定向分簇射孔技术攻克了井眼轨迹偏移主力产层的射孔难题,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方向性,有力支撑后续储层改造,促使压裂液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主力产层,更好地配合制造储层复杂缝网,实现对非常规气藏的优质高效开发。
[Abstract]:Directional cluster perfor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s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cluster perforation and directional perforation, and solves a series of technical problems.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effect, the gravity eccentricity of perforator itself is studied. The transmission of axial center contact signal and the sealing isolation between clusters after perforation have realized the functions of self-orientation of perforator, dynamic transmission of signal, reliable addressing and selecting emitter hole, sealing between clusters after perforation, etc, in horizontal well of cable transmission, such as self-orientation of perforator, dynamic transmission of signal, reliable addressing and selecting emitter hole, sealing between clusters after perforation, etc. A set of directional cluster perforation technology for cable transport in horizontal wells wa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perforation with bridge plug or multiple cluster perforation.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un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s such as shale gas and coalbed methane show that the orientation is accurate, the hole selection is reliable, the seal between clusters is good, and the technical effect is obvious. The directional cluster perforation technique has overcome the perforation problem of the main production layer of wellbore trajectory migration, has a clear goal and directivity, has the ability to support the subsequent reservoir reconstruction, and impel the fracturing fluid to act to the maximum extent in the main production layer. The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 can be realized by making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of reservoir.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编号:2012ZX05018-004)
【分类号】:TE2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林松;复合射孔技术在平湖油气田获得成功[J];海洋石油;2004年02期

2 ;2008年度射孔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测井技术;2008年02期

3 ;射孔技术交流会征文通知[J];测井技术;2009年02期

4 敬秀;建波;跃强;;川庆分簇射孔技术成功抢滩壳牌市场[J];中国石油石化;2012年09期

5 李志远;;常见的射孔深度错误及规避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8期

6 张曼雨;;关于对射孔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5期

7 本刊通讯员;;向深井射孔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国第二次深井射孔技术攻关座谈会在西安召开[J];测井技术;1978年05期

8 陈旭然;张林通;;油气井射孔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2期

9 张志全,彭义成;射孔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艳萍,黄寅生,潘永新,薛爱莲;复合射孔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爆破器材;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曹宇欣;李东山;李亚平;代红霞;;优化射孔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刘建双;周波;曹红海;;江汉射孔技术应用与发展[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强法;马卫国;张友军;;水力深穿透射孔用于近井带改造的分析[A];2004年石油装备年会暨庆祝江汉机械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洪举;张建心;蒋勇;张友军;胡强法;;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在锦州采油厂的初步应用[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冯彬;吴丽波;滕立英;平立秋;赵启军;;高效复合射孔技术在英台油田萨尔图油层的应用[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则阳邋孟立;中原测井射孔班组“三管齐下”创市场优势[N];工人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陈华彬 特约记者 裴敬秀;川庆测井定方位射孔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一苇 王福华;胜利油田定方位射孔技术填补空白[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记者 刘泓波邋通讯员 谭华灵;破解两低一高地层射孔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通讯员 赵斌学 贺红民 朱莉莎;中油测井长庆事业部—— 填补射孔技术空白[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梁先林 裴敬秀;小队忙上井 后勤忙保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通讯员 任国辉 聂坤昆 李妍僖;创国内分簇射孔施工六项纪录[N];中国石油报;2012年

8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吴子虎;复合超深穿透射孔技术日臻成熟[N];中国石油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裴敬秀 通讯员 黄明林;川庆测井拿下开年首口超长射厚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10 记者 杨明邋通讯员 杨颖 邓卫国;让“临门一脚”更精彩[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龙勇;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水平射孔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索明武;大庆长垣薄差层二次增效射孔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项宏君;增压多级起爆射孔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范裕如;串联外套式增效射孔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5 杨卫化;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朱相慧;水平井泵送射孔技术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207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07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