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三维仿真模拟研究
[Abstract]:Matrix acidification, a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to relieve near well zone damag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For carbonate reservoir, matrix acidification can not only relieve the damage of near well zone, but also can communicate microfractures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acidizing fracturing, matrix acidiz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quick effect for reservoirs with bette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Most overseas oil and gas fields are reservoirs with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elatively developed natural micro-fractures, so the matrix acidizing technolog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e predi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acid wormhole in carbonate reservoir matrix acidification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and effect predicti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models of wormhole development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and a three-dimensional wormhole expan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ual scale model and considering many factors, such a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heterogeneity, mineral heterogeneity and so on. The model is solved numerically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thesis,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s and understandings have been obtained: (1)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dual scale model is selected as the basis of the 3D model and improved. (2) the porosity field generated by the random method is improved,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generate some data points and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perfect the data. The physical field of core porosity with certain spatial continuity is generated. The inhomogeneous physical field of mineral distribution is generated using the same idea. (3)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block central grid and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re presented. A large number of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re carried ou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jection rate, temperature, heterogeneity, rock miner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wormhole.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tool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he spreading mechanism of acidified vermis pores in carbonate matrix, and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guide for acidizing design. Both in theory and in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王兴文;;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年12期
2 代双和;于京波;袁云超;毛凤军;陈志刚;;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S1期
3 赵天华;;浅谈录井现场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4 熊晓军;贺振华;林凯;黄天俊;;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4期
5 李勃田;余家仁;;应用模糊数学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初探[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6 赵奇祥,赵炜,张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06期
7 侯海龙;顾汉明;朱定;汪桂敏;;分频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3期
8 徐剑良;程绪彬;潘校华;费怀义;;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预测方法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11期
9 刘春园;魏修成;徐胜峰;付志国;;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10 龚洪林;王振卿;李录明;蔡刚;;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友钊;魏喜;;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范嘉松;;从世界碳酸盐岩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吕修祥;张一伟;杨宁;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地质作用与勘探选区设想[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保丽;印兴耀;张广智;;综合参数提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高君;杨举勇;肖又军;彭更新;高宏亮;贺振华;王绪本;黄德济;;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求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靳文芳;;用测井资料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花香;高如曾;;测井——地震结合的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广智;印兴耀;蒲勇;郑静静;潘永;张达;;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徐光成;刘杏芳;张小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旺;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刘爽;碳酸盐岩储层将在石油生产中居重要地位[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全面展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记者 宗钢;塔河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尚绪兰 尚根华 郎东江;碳酸盐岩储层驱替实验取得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通讯员 潘立银;杭州地研院借外脑攻克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静 吴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研究项目获好评[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张卫峰 杨卫东;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渐入佳境[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黎荣剑;长庆井下作业处压裂技术扬威乌兹别克斯坦[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鹏;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苟波;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滤失机理与导流能力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谭秀成;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文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石彦;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伏美燕;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枝;塔中地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明;陕北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伦;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蒋帅;典型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分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冯乐蒙;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复合暂堵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雷磊;全国碳酸盐岩储层CO_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韩磊;滨里海中区块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范中专;邵家油田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王熊飞;相控反演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平海涛;靖西马五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祁昭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23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3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