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页岩气储层工程地质力学一体化技术进展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8-09-08 16:46
【摘要】:南方复杂山地海相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井壁稳定性、井筒完整性和储层可压性等工程地质力学问题与挑战,套管变形已经成为制约页岩气资源高效开发的生产技术难点。综述了地质力学一体化建模、岩石力学各向异性测试和胶结结构基础性研究进展,建立了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构造模型和地质力学参数模型,以龙11亚段页岩为例,分析了矿物组分、胶结结构和剪切摩擦特性对裂缝稳态-非稳态扩展的影响,揭示了页岩颗粒矿物支撑结构的非稳态破坏和黏土胶结结构的稳态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研究,依据水平井眼穿越不同小层的矿物组分、胶结结构和地质力学特征进行分段分簇压裂方案设计,可以实现我国页岩气的高效开发。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of marine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s in complex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there are engineering geomechanic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wellbore stability, wellbore integrity and reservoir compressibility. Casing deformation has become a technical difficulty restricting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ed modeling of geomechanics, the anisotropy testing of rock mechanics and the basic research progress of cemented structure are summarized. The high quality shale structural model and the geomechanical parameter model of Longmaxi formation are established. The shale of the Long11 submember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s of mineral composition, cementation structure and shear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eady-state and unsteady propagation of fractures are analyzed. The unsteady failure mechanism of shale granular mineral support structure and clay cementation structure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cementation structure and ge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hole through different layers, the design of fracturing scheme is carried out. The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can be realized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厂化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ZX05000-001)和“昭通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7ZX05063)部分研究内容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2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3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4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5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6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7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8 钱伯章;朱建芳;;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天然气技术;2010年02期

9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10 张大伟;;加速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3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7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8 张聪;段文哲;包书景;;遥感技术在复杂山区页岩气早期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李世臻;刘志强;;页岩气地质研究应重视的几项基础工作[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张R,

本文编号:2231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31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