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评价油页岩含油率的方法及仪器关键技术研究
[Abstract]:The conventional oil shale oil content measurement methods, such as low temperature distillation method,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 and rock pyrolysis method, hav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cumbersome oper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which can not be used to measure oil shale oil content quickly in situ.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measurement speed, high sensitivity, continuous measurement and so o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of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il content.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method for oil shale oil content measurement in situ, which provides a more 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large-scale in-depth evaluation of oil shale resources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PCA-MD and RHM abnormal sample removal algorithm, data preprocessing algorithm, and CC,MWPLS and UVE wavelength selection algorithm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oil shale oil content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use conditions of the above algorithm and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re investigated.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of oil shale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 4)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il content in oil shale by using three wave number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edium infrared pressure plat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has more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 is developed: a light source covering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750~2500nm with a sample cell and continuously adjustable energy is developed. The design of each part of the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art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A short band near infrared optical fiber spectrometer using CCD sensor is developed. The optical,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instrument is studied and the design results are given. A long b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 using InGaAs array sensor is developed. The design scheme of each part of the instrument is give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6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衣犀;张昕;曲泽源;王志华;;全球油页岩资源及其开采技术进展[J];石油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2 周红霞;王志成;陆海玲;张帆;;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现状[J];黑龙江科学;2013年02期
3 姜秀民,刘德昌,郑楚光,秦裕琨;油页岩燃烧性能的热分析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8期
4 徐顺福;一种值得重视发展利用的能源——油页岩[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03期
5 刘飞;中国油页岩加工业新的发展机遇[J];当代化工;2005年03期
6 枕戈;油页岩重出江湖[J];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19期
7 刘招君,柳蓉;中国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地学前缘;2005年03期
8 姜秀民;韩向新;崔志刚;;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11期
9 王擎;姜庆贤;孙佰仲;柏静儒;李少华;孙键;;桦甸油页岩燃烧性能的热分析研究[J];能源工程;2006年02期
10 钱家麟;王剑秋;李术元;;世界油页岩资源利用和发展趋势[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家强;王德杰;;国内外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及对策[A];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贺君玲;赵占银;王建东;李淑梅;;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贺君玲;李本才;王建东;高淑萍;李淑梅;黄炎波;张春辉;;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杨栋;薛晋霞;康志勤;刘中华;;抚顺油页岩干馏渗透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肖平;鹿换龙;;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工业性质的研究与评价[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6 田树华;;中国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C];1998年
7 曲祖俊;李友初;张金常;田照军;;积极开发油页岩资源,保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油页岩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张雪松;;油页岩综合利用和发展方向[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9 陶树;汤达祯;许浩;;全球油页岩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王伟东;孙国刚;王立英;张静;张学权;;粉末状油页岩炼油中试技术研究[A];2010年中国天然气(含煤层气/煤制天然气)产业及系统管网建设发展论坛报告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新刚;吉林与壳牌联手开发油页岩[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记者 张学周 陆德琮 金文革;吉林牵手壳牌开发油页岩[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张秋明;美国能源新战略:开发油页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记者 张丹;壳牌油页岩年底完成勘探[N];吉林日报;2007年
5 寒风;循环经济新军——关注油页岩[N];证券日报;2008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辽宁成大油页岩项目前景不明朗[N];证券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唐学良;工程进展顺利 辽宁成大有意做大油页岩项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晨澜;油页岩:可以点燃的石头[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张家强 常强 丁家 江枫;油页岩开发,多元化能源利用的又一新路径[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记者 蔡湛;茂名油页岩发电项目获批[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油页岩原位热裂解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会军;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优选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志逊;黑龙江依兰煤田达连河矿区油页岩性质、成因与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张海龙;东北北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邓孙华;近临界水对块状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提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恭;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系统及运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杨阳;高压—工频电加热原位裂解油页岩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志军;不同地区油页岩的近临界水模拟提取及产物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静;高温及三维应力下油页岩细观特征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婧婧;博格达山北麓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油页岩的热转化利用[D];西北大学;2009年
2 王健;油页岩原位开采温度场的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秋雯;吉林桦甸油页岩热物理和电物理性质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薛晋霞;油页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及其原位开采非稳态热传导数学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贾元明;辰能集团油页岩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王晓磊;油页岩燃烧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0年
7 伏耀龙;健康栽培基质配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孔令文;桦甸不同密度级油页岩理化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赵静;油页岩热解渗透及内部结构变化相关规律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范新欣;移动—流化床内油页岩流化行为及干燥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9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4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