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鲍恩盆地冲断带煤层气构造控气特征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Foreland basin Foreland thrust belt structure on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taking the Bao En Basin of Australia as an example, the seismic data are interpreted and the coalbed methane experimental analysis data are used. The detailed study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the structural gas-controlling model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of the 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seam under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nrichment model is cla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med by multi-stage evolution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in thrust belt of Foreland basin, and the gas content of the imbricate structure coal sea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uried depth, and the low-lying area of the structure is the most common coalbed methane accumulation area. The post-fault syncline and fault-to-triangle structure have large burying depth, strong compressive stress and high gas content, which are 1520mt / t, the Shetou structure and fault-bend anticlin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uplift, the local tension releases the stress and the gas is dissipated, and the gas content is less than 10mct / t. The controlling mode of structure on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is obtained,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ich area of overlay slope, post-fault syncline and hedge-triangle rich area in thrust belt of Foreland basin are the key areas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QDKY-2017-YFZX-12)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遂安;有关煤层气勘探过程中的理论误导剖析[J];中国煤层气;2004年02期
2 张泓,彭格林;简评《地质辞典》中的“煤层气”词条[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2期
3 李兴平;贵州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勘探反思[J];贵州地质;2005年03期
4 傅小康;霍永忠;叶建平;;低阶煤煤层气富集模式初探[J];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03期
5 王红岩;李贵中;李景明;刘洪林;王勃;;中国煤层气的富集特征[J];中国煤层气;2006年02期
6 朱志敏;沈冰;崔洪庆;周家云;;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因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7 魏建平;;煤层气与地下水浅析[J];西部资源;2007年05期
8 李刚生;;高效开采煤层气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2期
9 陈润;秦勇;杨兆彪;王国玲;;煤层气吸附及其地质意义[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8期
10 庞湘伟;;煤层气含量快速测定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巍;叶建平;高洪烈;武强;陈春琳;叶贵均;李红柱;翟振荣;刘军正;;控制煤层气潜能的水文地质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2 任伦祥;柏万春;;四川省古蔺县石宝矿段煤层气勘探开发对策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庆谋;段旭;杜爱民;刘效贤;;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研究[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赵庆波;;中国煤层气勘探成果及认识[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5 尹中山;;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煤层气勘探选层的探讨[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斌;赵庆波;邵龙义;李五忠;;大宁—韩城地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昝崇信;张德利;;合阳煤层气勘探及评价井工程实录[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8 陈静;马财林;李燕;张玉玲;;鄂尔多斯盆地孤山区块深部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9 琚宜文;李小诗;卫明明;范俊佳;;华北陆块煤层气勘探方向及高效开发潜势[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安杰;柳光伟;;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金萍;煤层气,大规模勘查开发帷幕拉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记者 郝拴元;河南局煤层气勘探业绩突出[N];中煤地质报;2007年
3 王伟灿 刘坤鹏;山西寿阳探明150亿立方米煤层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4 王延奎;一局地勘院煤层气参数孔开钻[N];中煤地质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子瑞;中华煤气发力国内能源市场[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马迪;山西沁水数字化煤层气田投产[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五家企业被责令叫停[N];山西日报;2008年
8 王延奎;第一勘探局召开第五次科技大会[N];中煤地质报;2008年
9 李明灿;潮平两岸阔[N];中煤地质报;2007年
10 董科元;亿元创收记[N];中煤地质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小军;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郑翔天;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区地震地质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得权;山西白额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煤层气烃源岩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5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5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