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扶余油田X区块流动单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3 13:0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最高的国家,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东部油田更为甚之,而且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以后地下仍然有60%-70%的油未采出。扶余油田X区块自投入开发以来,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但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5.62%。流动单元已经是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来看,在有流动单元的概念、划分方法及控制因素等方面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且在流动单元三维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扶余油田X区块储层特征,通过对沉积相和相分布研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分析流动单元成因,划分流动单元并建立流动单元三维模型。结合地质与流动单元研究成果,对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内部各小层有利区预测,为下步调整明确目标。
[Abstract]: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waterflooding oil fields in the world. Most of the oilfields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high water-cut oil prod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oil fields. Moreove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oilfields in China are complex, and the nature of crude oil varies greatly.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s serious, 60-70% of the oil is not produced underground after water injection. The X block of Fuyu Oilfield has entered the late stage of high water cut since it was put into development, but the degree of recovery is only 15.622 at present. Flow un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oil field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concept of flow unit, partition method and control factors, and the research 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flow unit and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still weak.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X in Fuyu Oilfield, through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the geological model of reservoir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rigin of flow unit is analyzed. The flow unit is divid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geological and flow units, the favorable areas within the Fuyu and Yangdachengzi reservoirs are predicted, which is the clear goal for the next step adjustmen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太举,张昌民,王寿平;濮53块流动单元分类方法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3期

2 梁光迅,张建英,阚立岩,魏娟,王强;沈67块流动单元划分[J];特种油气藏;2002年S1期

3 张福明,邵才瑞,刘洪涛,李元江;一种基于流动单元自动识别的分层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5期

4 窦松江,于兴河,李才雄;流动单元研究在北大港油田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1期

5 谢俊,武英利,梁会珍,张万里;应用流动单元寻找油田有利挖潜区的新思路[J];西北地质;2004年04期

6 王志高,靳彦欣;动态法划分流动单元——以现河庄油田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7 尹太举,张昌民,王寿平,李中超,赵红静;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J];石油学报;2005年05期

8 张吉,张烈辉,郭建新,唐静;灰色识别法在单井流动单元预测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5年01期

9 姚合法;林承焰;靳秀菊;申本科;张治国;何善斌;;多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方法探讨[J];沉积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蔚;;细分流动单元技术在夏32块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福明;李洪奇;邵才瑞;李元江;刘洪涛;;一种流动单元自动分层新方法[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张春雷;;枣南油田储层中流动单元构成及开采特征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晏宁平;赵正军;王旭;黄文科;高远;张争航;黄刚;代恒;;靖边下古气藏流动单元精细划分及指标对比[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高远;白艳;刘永建;张争航;王晓华;代恒;张延斌;陈琳琳;李曼子;赵建军;;靖边下古气藏流动单元开发指标评价与优化[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卢本_";乔守武;王辉;杨先杰;袁秉利;;绥靖油田杨57井区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在开发中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孙卫;史成恩;赵惊蛰;解伟;梁晓伟;闫林;赵蕾;;盘古梁长6油藏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焦宝;秦智;郑锡;焦滔;李军健;李晓芳;朱丽萍;高彦博;于博;罗仁敏;;姬塬油田黄57区长8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马启孝;实现储采良性循环[N];中国石化报;2001年

2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李历;“老树”发“新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贺海;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朱玉双;油层伤害对岩性油藏流动单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马岭油田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3 张吉;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周锋德;低渗含裂缝砂岩油藏渗流规律及综合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王军;中原油田濮53断块流动单元划分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喻鹏;静观2区块高凝油油藏流动单元预测表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孙明;元城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夏国朝;枣园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陆万雨;测井储层评价新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希燕;华庆地区长6_3储层流动单元划分[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迪;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任葛;树32块主力油层微幅度构造及流动单元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申传奇;扶余油田X区块流动单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王曦莎;低孔低渗低压气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勇;百21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流动单元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郭晓博;薄窄砂体流动单元分类评价及剩余油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8 徐博;扶余油田中38区块杨大城子油层流动单元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9 李松泽;高集油田流动单元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10 甘永年;扶余油田西25-20区块流动单元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6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