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气液两相间歇流管道蜡沉积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1 07:59
【摘要】: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固定管壁温度不变,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油温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固定油温不变,蜡沉积量随着壁温的增加逐渐减少;气液相流速的增大均会导致沉积物的硬度增大(表现为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
[Abstract]:The effects of gas, liquid phase conversion rate and temperature on wax deposition rate under intermittent flow pattern were studied by using waxy simulated oil and air as experimental media, and wax deposition experimental annular chann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as, liquid phase conversion rate and temperature on wax deposition rate. The variation of carbon number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s was discussed by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under the intermittent flow pattern, the sediment distributes in the whole tube wall, and the shape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gas and liquid two-phase conversion velocity, and the average wax deposition thickn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as phase conversion velocity. The average wax deposition thicknes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il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ixed oil temperature, while the wax deposi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all temperature,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il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of gas-liquid velocity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hardness (the change of sediment carbon number 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51534007) 国家科技十三五重大专项(2016ZX05028-004-001)资助
【分类号】:TE8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兴元;姜伟明;;底吹工艺中气液两相间的质量传输[J];钢铁研究;1988年03期

2 边秋力;气液两相泵及其在发酵饲料行业中的应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8年01期

3 余中柱;气液两相流体流动时的压力测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9年03期

4 罗锐;杨献勇;王洲;;水平或小坡度上坡管气液两相塞状流模型[J];油田地面工程;1990年03期

5 黄玉华,陈毓琛,沈自求;用化学法测定单气泡运动时的气液两相接触面积[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陈家琅,陈惟岐;非圆形通道中气液两相的铅直向上流动[J];国外油田工程;1994年04期

7 张友波;杨静;周祥;唐平;田雅军;;气液两相管流工艺计算软件的研制和应用[J];油气储运;2006年10期

8 戴真全;;气液两相管道振动的分析和改进[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年03期

9 毛伟,余碧君;产水气井气液两相瞬变流动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2000年06期

10 陈家琅;定向井中的倾斜气液两相管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姜松;文贻勇;刘克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气液两相中氧化能力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2 孙冰;高志鹰;内爱;朱小梅;严志宇;宋艳静;;脉冲放电气液混合反应器气液两相活性离子的特性[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李建敏;王树立;饶永超;赵书华;张永飞;王蕾;;表面活性剂对气液两相螺旋流流动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4 苏芳;顾明广;;CO2气液两相腐蚀机理研究现状[A];2011全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技术发展与使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菊英;姜正良;龚延凤;何嘉鹏;;制冷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计算[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6 李永光;郭盈;张丽华;吕欣欣;蒋燕;;利用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气液两相双参数测量的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崔小逖;李鑫钢;张志恒;隋红;;倾斜通道内气液逆流直接接触冷凝传热的二维CFD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8 尹邦堂;李相方;孙宝江;;深水井筒环空气液两相稳态传热规律[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航行;两相流动及沸腾过程气泡动态特性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付英杰;水下气液两相喷射推进技术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杨;T形管内气液两相泡状与环状流的相分离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天祥;气液旋转涡轮分离器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王铁峰;气液(浆)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媛;搅拌槽内中粘体系气液分散的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乔时和;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瞬态动力破煤特性及微观致裂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刘鹏宇;气液两相动态平衡过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郑权;气液两相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的CFD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马昕霞;气液两相绕流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6 付阳;气液两相混合射流反推力测试试验台的研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姜广辉;裂隙气液两相渗流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戴尚莉;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严谨;井筒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张玉鹤;气液两相介质下液力透平力特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84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84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