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启动压力影响下注采井间有效驱替规律

发布时间:2018-10-24 08:27
【摘要】:低渗透储层具有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导致注采井间的渗流场分布与常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基于典型注采条件下的渗流特点和驱替过程分析,在产量方程中引入启动压力梯度,构建出考虑启动压力影响下一注一采定产渗流模型.通过推导得出注采井间压力场、速度场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并建立计算注采井间有效驱替面积、有效注采井距的方法,得到不同开发条件下井间渗流场分布和注采单元中有效驱替范围变化的规律.结合典型低渗透油藏参数进行的研究表明,根据有效驱替要求确定有效注采井距,并以此为基础部署开发井网,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驱动注采单元内的流体,进而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Abstract]: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has obvious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which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of seepage field distribution between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s and convention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lacement process under typical injection-production conditions,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duction equation, and a model of fixed yield seep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art-up pressure is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field and velocity field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s are derived,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effective displacement area and effective injection-production spacing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s is established. The distribution of cross-well seepage field and th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displacement range in injection-production units ar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study of typical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parameters, it is shown that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displacement requirements, the effective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spacing can be determined and the development well pattern can be deploy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fluid in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unit can be effectively driven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then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5CB250905)~~
【分类号】:TE3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张继成;宋考平;许振武;杨秋荣;张宏波;;识别非均质油田无效注采井和层的数学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21期

2 刘卫芝,张丙亮,李玉国,刘芳,孙淑云;后续水驱阶段注采调整方法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5期

3 赵翠玉;金春玉;张勇;;注采生产诱导应力张量计算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0期

4 李民;;注采对应井的转向压裂实验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3年04期

5 曹宝军,刘德华;一种改进的注采曲线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3期

6 唐士跃;樊仓栓;马铭鲁;;七个泉油田一区块注采井组层调实施方案[J];青海石油;2006年01期

7 徐慧;;多井整体吞吐注采参数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3期

8 雒长江;;欢26杜家台油藏注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4期

9 王明发;刘涛;姜玉生;;盘1-21断块注采调整实现稳升[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10 朱元胜;;油田注采设备分析[J];科技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尚跃强;李啸南;安申法;王秋霞;尹秀娥;;稠油蒸汽吞吐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A];2005年石油装备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艳;严艳玲;;控制陵76井区综合含水上升[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杨利民;惠晓丹;;老二区开发认识及注采调整意见[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刘华林;熊伟;高树生;;矩形五点井网稳定注采压力系统的建立[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鹏刚;王小梅;邹胜林;吴国文;刘可;李积林;杨健;;姬塬油田池46井区长8油藏高效开发数值模拟跟踪及精细注采调控技术研究[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清华;注采调整细中求胜[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宋淑慧 张媛;注采调整恢复坨142单元能量[N];中国石化报;2012年

3 实习记者 张然;“地下导航”破解注采难题[N];大庆日报;2012年

4 孙清华;精细注采调整细中求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通讯员朱铭君 靳海龙;辽河油田开展异步注采试验[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张然;采油六厂“地下导航”破解注采难题[N];黑龙江日报;2012年

7 记者 许忠邋通讯员 李辉东;吐哈温米采油厂油气产量硬过半[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王金法 马涛 张龙堂 姚兰芳;老区稳产“三重奏”[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田真 田延;精注采稳老区 “井工厂”拓新区[N];中国石化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董树合 牛军;“一体化”管理提升老区开发水平[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潜欢欢;基于梯度算法的水驱油藏注采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李霄峰;同井注采井井底流体处理系统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宁忠超;杏南开发区含钙储层注采开发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90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90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