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干酪根的热解特性及脂肪链含量的测定

发布时间:2018-11-06 09:08
【摘要】:基于热重和红外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延吉汪清油页岩干酪根的热解特性,以及在不同热解温度下脂肪链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干酪根中脂肪烃区域表现为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脂肪链的相对含量可达到35.6%,随着热解温度变化呈现出2个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终趋近于零;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干酪根中脂肪烃分子支链化程度增大,但是热解温度过高,支链程度又迅速降低;—CH2和—CH3吸收峰面积的比值最大为7.06,此时与DTG曲线上最大的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值相对应,推断出干酪根中脂肪烃分子支链化程度与干酪根的热分解速率有密切的联系,热分解速率越大时,脂肪烃分子支链化程度也越大。
[Abstract]:Based on thermogravimetric and infrared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kerogen from Wangqing oil shale in Yanji, China, and the variation of fat chain content at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absorption peak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finally disappears during pyrolysis.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fat chain can reach 35.6g. With the change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fat chain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and finally approaches zero. With the increase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chain of fatty hydrocarbon in kerogen increases, but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chain decreases rapidly whe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The ratio of-CH2 and-CH3 absorption peak area is 7.06,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peak value in the DTG curve.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chain of fatty hydrocarbon molecules in kerog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rate of kerogen. The highe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rate,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chain of fatty hydrocarbon molecules.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工程部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6034)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52)项目资助
【分类号】:TE6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擎;许祥成;迟铭书;张宏喜;崔达;柏静儒;;干酪根组成结构及其热解生油特性的红外光谱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5年10期

2 梁虎珍;王传格;曾凡桂;李美芬;相建华;;应用红外光谱研究脱灰对伊敏褐煤结构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李庆钊;林柏泉;赵长遂;武卫芳;;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高温煤焦表面化学结构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2期

4 薛向欣;刘艳辉;李勇;姜亚洲;;红外光谱法研究油页岩及干酪根的生油能力[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5 杨景标;蔡宁生;;应用TG-FTIR联用研究催化剂对煤热解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6 杨昌炎,杨学民,吕雪松,姚建中,林伟刚;分级处理秸秆的热解过程[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7 张学军,严晓虎,李佩珍,苗得玉,胡文,刘庆;干酪根中类脂肪链含量的测定及石油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04年04期

8 冯杰,李文英,谢克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煤结构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秦匡宗;吴肖令;;抚顺油页岩热解成烃机理——固体~(13)C核磁波谱技术的应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擎;张岩;迟铭书;;干酪根的热解特性及脂肪链含量的测定[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7年04期

2 于亚如;樊星;赵云鹏;曹景沛;康士刚;魏贤勇;;大气压光电离质谱分析霍林郭勒褐煤中的有机质[J];分析化学;2017年07期

3 陶定坤;冉景煜;张力;蒲舸;杨仲卿;秦昌雷;杜学森;;褐煤近临界水氧化液化固体残渣特性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7年03期

4 赵义军;冯冬冬;张宇;张海楠;孙绍增;黄玉东;;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5 柏静儒;潘思慧;王擎;迟铭书;李涛;;低温灰化中不同有机质的内蒙古油页岩热解特性[J];化工进展;2017年07期

6 段会文;张永奇;王志青;李位位;黄戒介;赵建涛;房倚天;;钾和一氧化碳对松木屑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7年07期

7 刘洪鹏;巩时尚;贾春霞;王擎;;基于TG和FTIR的印尼油砂微观结构及热解特性实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8期

8 徐秀丽;姜雨;唐帅;战丽;;傅里叶红外在分析煤干馏转化过程中的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年06期

9 刘元春;刘海玉;宋孝旭;王晶晶;王文飞;金燕;;灰分对煤焦结构及介电损耗的影响[J];煤炭技术;2017年06期

10 田宜水;王茹;;热解终温对花生壳炭化产物的影响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擎;闫宇赫;贾春霞;朱玉成;;甘肃油页岩红外光谱分析及热解特性[J];化工进展;2014年07期

2 梁虎珍;王传格;曾凡桂;李美芬;相建华;;应用红外光谱研究脱灰对伊敏褐煤结构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梁虎珍;曾凡桂;相建华;李美芬;;伊敏褐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无机-有机亲和性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10期

4 梁虎珍;曾凡桂;李美芬;相建华;;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煤相互作用的影响及煤中有机态稀土的赋存形式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9期

5 马骁轩;冉勇;;茂名油页岩中干酪根的热模拟地球化学演变及表征[J];地球化学;2013年04期

6 马玲;尹秀英;孙昊;付宝山;;世界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世界地质;2012年04期

7 王传格;张妮;陈燕;;煤显微组分结构特征及其与热解行为的关系[J];煤炭转化;2011年03期

8 谢芳芳;王泽;宋文立;林伟刚;;吉林桦甸油页岩及热解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1期

9 薛向欣;刘艳辉;李勇;姜亚洲;;红外光谱法研究油页岩及干酪根的生油能力[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费华;胡松;向军;孙路石;张安超;付鹏;陈巧巧;陈刚;;煤焦高温反应非线性特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3期



本文编号:2313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13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