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热流背景差异对白云凹陷珠海组砂岩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及储集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10 07:23
【摘要】:白云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典型“热盆”——珠江口盆地的南部,是当前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研究的重要区域。依据现今地温梯度(Gra)的不同,可将凹陷分为北部中-低地温梯度(Gra≤4.5℃/100m)区和南部高地温梯度(Gra4.5℃/100m)区。中-低地温梯度区古近系珠海组沉积期至现今的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基本相当,属于“补偿型”沉降-沉积;高地温梯度区具有沉降速率明显高于沉积速率的特点,其沉降-沉积方式属于“饥饿型”(欠补偿)沉降-沉积。白云凹陷裂后沉降阶段,特别是白云运动(23.8Ma)之后,盆地由断裂控盆转变为断裂、热作用共同控盆,热流背景及热动力条件成为影响白云凹陷深层储层成岩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但前人对该地区储层成岩作用、成岩演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很少考虑与研究区异常高的热流背景有关的热效应对储层成岩演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铸体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电镜扫描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含烃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及均一温度测定等分析方法,结合单井埋藏热演化史恢复模拟,对白云凹陷不同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的岩石学与物性特征、埋藏热演化史、成岩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定量恢复不同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的孔隙演化过程,将埋藏热演化史、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相结合,构建了不同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的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结合毛细管压力测试、孔隙图像分析、实测物性等资料,分析了不同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差异。研究发现,白云凹陷北部中-低地温梯度区与南部高地温梯度区珠海组储层具有不同的成岩演化过程。中-低地温梯度区砂岩的压实作用主要是静岩压实作用;高地温梯度区砂岩的原生孔隙受静岩压实作用和热压实作用的共同控制,压实减孔速率高,等孔隙度埋深显著变浅。地层升温速率的增大加快了储层中粘土矿物转化的速率,致使高地温梯度区高岭石消失的埋深界限较中-低地温梯度区显著变浅,I/S(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有序化进程较中-低地温梯度区有所加快。中-低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成岩演化过程属于正常有序演变,高地温梯度区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明显,深部流体参与了高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的成岩演化过程,地层孔隙水物质交换过程复杂,成岩演化进程加快,改变了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沉淀热平衡状态,各成岩作用过程活跃并出现一些典型的热液成因自生矿物组合。关键成岩期孔隙演化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地温梯度地区差异性埋藏-成岩演化过程导致了差异性的砂岩孔隙演化过程,造成了不同地温梯度地区储层孔隙结构与物性的差异。中-低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孔隙较小、喉道较细,孔喉连通性差;高地温梯度区砂岩的孔隙较大、喉道较粗,孔喉连通性好。高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物性总体好于中-低地温梯度区珠海组砂岩。不同地温梯度地区高岭石、伊利石、碳酸盐胶结物等自生矿物含量及赋存状态,溶蚀作用规模及强度是影响珠海组砂岩储集性能的最主要原因。
[Abstract]:Baiyun sag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ypical 鈥渉ot tub鈥,

本文编号:2321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21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