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广域电磁法在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英文)

发布时间:2018-11-21 19:46
【摘要】:在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降低勘探风险和勘探成本,选择广域电磁法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勘探深度大,工作效率高等优势。我们选择湖南花垣区块叭岩向斜作为试验区,进行广域电磁法勘探。首先我们在试验区系统地采集了相关岩石标本,分析了岩石标本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参数,并针对地质条件建立了系列二维模型,以研究广域电磁法探测对不同地质结构的勘探能力,最后研究了页岩含碳量(TOC)与电阻率和极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找到了识别目标层电阻率和极化率参数的阈值,并据此划分了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通过在有利区内部署的钻井揭露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可很好地识别该地区的地下地质结构、断层,并确定目标层的分布、深度和厚度。通过对岩石的电阻率、极化率和有机碳含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评估页岩品质并选择页岩气开发有利区。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ploration risk and exploration cost, the wide area electromagnetic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solution,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large exploration depth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we choose the Baiyan syncline of Huayuan block in Hunan as the experimental area for wide area electromagnetic exploration. First of all, w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the relevant rock samples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analyzed the resistivity and polarizability parameters of the rock specimens, and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two-dimensional models for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loration ability of wide area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or different geological structu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hale carbon content (TOC) and resistivity and polarizability is studied, and the threshold to identify the resistivity and polarizability parameters of target layer is found. Based on this, the favorable areas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are divided. The results of drilling exposure in the favorable area show that the wide area electromagnetic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under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 faults, and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depth and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layer.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sistivity, polarizability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rock, it is helpful to further evaluate shale quality and select favorable areas for shale ga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华电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地球科学及信息物理学院;
【基金】: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Thirteenth Five-Year-Plan Major Project "Marin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ver Laifengxianfeng and Hefeng Block"(No.2016ZX05034004-004)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Co.,LTD(No.CHEC-KJ-2014-Z10)
【分类号】:P618.13;P631.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洁婷;陈儒军;何展翔;;嵌入式系统在电磁法勘探仪器中的应用概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2期

2 赵国泽;陈小斌;汤吉;;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3 黄海;白锦琳;;电磁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2年36期

4 赵晶;周嗣辉;于景惃;;时间域电磁法在皖北刘一矿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09期

5 ;电磁法勘探专家石显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5期

6 宋守根;汤井田;何继善;;小波变换与电磁法勘探中高维地质体的特征刻划[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3年04期

7 Nich J.Cooper;应用横向电磁法勘探塞浦路斯硫化物矿[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6期

8 管建和;谭捍东;程汤培;;电磁法勘探解释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11期

9 孙志华;付吉林;杨书江;覃荆城;赵志;;时频电磁法勘探在尼日尔A区块的应用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S1期

10 武军杰;邓晓红;张杰;王兴春;杨毅;;强干扰区电磁法勘探抗干扰措施及效果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裕振;邓锋华;杨洋;;广域电磁法静态效应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国泽;陈小斌;汤吉;;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3 何展翔;孟翠贤;王财富;李伟丽;司华陆;郝宏建;;电磁法技术及其在柴达木盆地的勘探成效[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廖峰;;电磁法资料的模拟及三维可视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汤井田;罗维斌;;海底油气藏的高分辨电磁法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卫斌;何展翔;;电磁法油气探测技术综述[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鲁晶津;范涛;石显新;;煤矿井下三维电磁法勘探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石显新;闫述;陈明生;秋兴国;侯彦威;;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的井下电磁法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9 周印明;胡晓颖;张兆芳;刘雪军;;时频电磁法在探测煤矿富水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10 何继善;;金属矿主动源频率域电磁法快速三维勘查技术[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静和;用于油气藏勘探的井筒电磁法反演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陈辉;地面频率域电磁法三维有限体积正演与截断牛顿法反演[D];吉林大学;2017年

3 毛立峰;超宽带电磁法正演模拟及反演成像[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蒋奇云;广域电磁测深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陈儒军;伪随机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立科;多通道同步电磁法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2 阳红;综合电磁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效果[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琴;广域电磁法油气目标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4 朱裕振;广域电磁法静态效应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宏宇;广域电磁法探测含油富集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裴婧;广域电磁仪接收机硬件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亭亭;垂直线源井地电磁法一维正演及勘探深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吕涛;基于LabVIEW的混场源电磁法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飞;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地电系统相关辨识[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杨册;广域电磁法有效信号提取中的FIR数字滤波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8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48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