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4 20:26
【摘要】:为了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水驱和热水驱相似准则,并以渤海某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建立与目标油藏相似的1m×1m×0.5m的大尺度物理模型,进行不同井网形式以及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水驱油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时间下的产油量、产水量和油水饱和度等实验数据可知: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可充分利用重力分异作用,有效延缓潜山类油藏含水率上升速度;交错注水增大了注采井距,可增大注入水的波及面积;热水驱的注热效果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大而逐渐变差;注入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提高裂缝系统的驱油效率,但同时也会降低渗吸作用的效果和基质贡献率。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col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law of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d buried hill heavy oil reservoir, the similarity criteria of water drive and hot water drive for fractured reservoir are established. A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d buried hill heavy oil reservoir in Bohai Sea is taken as the prototype,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A large scale physical model of 1m 脳 1m 脳 0.5m similar to the target reservoir was designed and built, and the water 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well patterns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oil production, water production and oil water saturation at different tim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injection-production pattern of horizontal wells can make full use of gravity differentiation and effectively delay the rise of water cut in buried hill reservoirs; Staggered injection increases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spacing, which can increase the sweep area of injected water, and the heat injection effect of hot water flooding becomes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spacing. The addition of surfactant in the injected water can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fracture system,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reduce the effect of permeation and absorp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matrix.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向异性裂缝页岩气藏渗流机理与理论研究”(513742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东典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规律及技术政策研究”(2016ZX05032005-002)和“基于各向异性的特低渗透油藏井网优化与注采调控技术研究”(2016ZX05013002-001) 国家“973”计划“陆相致密油高效开发基础研究”课题五之专题一“致密油藏产能预测方法”(2015CB250905)
【分类号】:TE34;TE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志安;天然裂缝性油田快速试井的理论和方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2 杨泽皓;李亚军;张凯;;基于交互流动模型的裂缝性介质流动模拟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3年03期

3 王连山;朱庆忠;余东合;吕宏玖;狄桂荣;赵力荣;;气藏评价钻探过程中对裂缝性砾岩体储层的保护[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2期

4 王俊魁,赵成国;关于裂缝性砂岩油田的注水开发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1986年02期

5 郑强,,唐春荣;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以火烧山油田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1996年01期

6 陈钟祥;朱亚东;;底部注水时裂缝性底水油藏中的单井水锥问题[J];石油学报;1987年02期

7 刘敬奎;;全国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开发讨论会在克拉玛依市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年05期

8 郑振恒;曹文江;王兆峰;孔垂显;曹菲;;确定裂缝性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容积的油藏工程实用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9 肖承文;朱筱敏;李进福;李军;陈伟中;;高压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测井评价技术[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6期

10 王新海;张福祥;姜永;杨锋;;裂缝性砂岩储层表皮因数分解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霍立锋;;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储层描述方法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衽;张盛宗;;低渗裂缝性砂岩油藏流固耦合分析[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奎;肖立志;廖广志;傅少庆;张恒荣;;裂缝性油气储集层NMR测井响应特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志田;大庆火山岩裂缝性气藏高产水平井试采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记者 周泽山;川东石炭系促裂缝性气藏战略转移[N];中国石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滕起;裂缝性特低n蛲赣筒匚锢砟D馐笛榉椒捌溆τ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徐学成;裂缝性砂岩油藏储层表征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3 付德奎;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综合伤害数学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兰慧田;裂缝性孔隙介质波场模拟与频变AVO储层参数反演[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玉梅;朝阳沟油田朝5北井区裂缝性储层建模与剩余油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tD;修井作业中保护裂缝性气藏储层的堵漏工艺[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朱争;裂缝性底水气藏水侵动态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廖志;裂缝性水驱气藏出水规律及生产动态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乔驰;松辽盆地敖南油田敖157裂缝性区块精细挖潜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楚鹏;裂缝性低渗油藏离散裂缝建模与注CO_2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张芮菡;基于有限元—有限体积方法的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姜永;大尺寸岩心污染实验评价与裂缝导流能力评价[D];长江大学;2012年

8 郭笑;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经济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曹飞;裂缝性岩石声波参数实验研究及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10 于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延迟交联凝胶液流调控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2354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54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