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塔河原油破乳困难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11-26 15:58
【摘要】:针对塔河原油电脱盐过程中破乳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对2008—2014年塔河原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河原油性质呈现逐年劣质化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沥青质含量上升、胶质与沥青质的质量比降低、机械杂质含量增加,这些变化是导致其破乳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实验研究,将烷基酚醛聚醚A助剂与聚丙烯酸聚醚主剂复配,得到油溶性破乳剂RP-04;将05-M主剂与对含铁颗粒具有润湿作用的R30助剂复配,得到水溶性破乳剂RP-05。在加工塔河原油的某炼油厂3.5 Mt/a电脱盐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RP-04和RP-05联合使用时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在试验稳定期,可以将脱后原油的盐含量从试验前的10.5mgNaCl/L降低到5~6mgNaCl/L,能够实现在高注水和高混合强度条件下的正常破乳,而没有导致电流的突然升高。
[Abstract]:In view of the unsatisfactory demulsification effect in the electric desalination of Tahe crude oil, the properties of Tahe crude oil from 2008 to 2014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ahe crude oil show a trend of deterioration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the increase of asphaltene content, the decrease of mass ratio of resin to asphaltene, and the increase of mechanical impurity content. These changes a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increasing difficulty of demulsification. Through experimental study, the oil soluble demulsifier RP-04; was obtained by blending alkyl phenolic polyether A promoter with polyacrylic acid polyether main agent. The water-soluble demulsifier RP-05. was obtained by blending 05-M main agent with R30 promoter with wetting effect on iron-bearing particles.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results of 3.5 Mt/a electric desalination unit in a refinery processing Tahe crude oil show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RP-04 and RP-05 has a better demulsification effect, and the demulsification effect is good in the stable period of the test. The salt content of crude oil after desorption can be reduced from pre-test 10.5mgNaCl/L to 5mg NaCl-L, which can realize normal demulsification under high water injection and high mixing strength without causing sudden increase of current.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塔河分公司;
【分类号】:TE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斌,袁樟永;高速电脱盐技术在镇海炼化公司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年08期

2 邓俊辉,万胜林;新型高效电脱盐技术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年03期

3 于会泳;;高速电脱盐技术及其应用[J];石化技术;2007年03期

4 王金凤;吴丽梅;陈建军;邵军;张泽军;逄彬;;高速电脱盐技术的应用[J];化工科技;2008年06期

5 钱伯章;;原油电脱盐装置有了除油技术[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年07期

6 汪实彬;;高速电脱盐技术的特点探讨[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9年S1期

7 李庆梅;王伟;赵敏;高绍华;;降低电脱盐电流的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年10期

8 聂剑飞;李存玉;;提高电脱盐合格率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0年02期

9 王平;黄玉志;;超声波电脱盐的自动化设计[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1年01期

10 王铁军;王龙祥;王纪刚;李泓;;智能响应电脱盐技术在劣质原油炼制中的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邓俊辉;;新型高效电脱盐技术的工业应用[A];苏、冀、皖、赣、鄂石油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余飞龙;郭红;;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发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胡佳宁;金有海;孙治谦;王振波;;电脱盐条件下水滴聚并过程影响因素初探[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4 王雪松;;炼油厂电脱盐破乳剂的设计及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荣艳 方松华;武汉石化电脱盐合格率创新高[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苏厚雄 方松华;武汉石化电脱盐攻关实现生产环保达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潘洁邋孙富民;自主创新唱响民族工业正气歌[N];镇江日报;2008年

4 曹广耀 张崇林;扬子石化原油电脱盐改造减污增效[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刘国光 李爱梅;正和集团持续改进项目解生产难题[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梁瑛;塔河重质原油电脱盐攻关成效明显[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何俊;从倒数第一攀升为正数第一[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李建永 彭济锋;使用电脱盐脱水技术创效4亿[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黄军宏;中原天然气处理厂电脱盐技改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黄军宏;中原油田电脱盐技改喜获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帅帅;环保型聚合物类原油脱钙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锋;加工稠油对电脱盐系统的影响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5年

2 韩林芯;强化电脱盐去除原油中重金属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尹晓彬;两种原油电脱盐脱水效果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孙旭辉;原油电脱盐脱水装置优化操作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5 赵文强;双进油双电场原油动态电脱盐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梁文博;石化企业蒸馏防腐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薛彩霞;常减压蒸馏装置节能优化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8 杨秀娟;山东某炼油厂电脱盐废水的处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9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59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