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reservoir performance by means of various instruments and instruments that reside in the downhol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adjustment of the oil field. Underground these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are usually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contact mode of power supply. To oil well, this kind of power supply mode has many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as a new type of power transmission mode,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ower transmission mod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a reliable underground power transmission schem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ireless energy supply of underground equi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studies the related data of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nderground. The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s, namely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resonant coupling,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actical situation of underground application, the mode of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 energy transmission is selected as the selection scheme of underground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scheme of underground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For each component, such as PWM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inverter circuit, driving circuit, etc. The design of the receiver circuit is expounded and demonstrated. In particular, for the special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the related coupler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iming at the detuning of open loop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 frequency tracking scheme based on FPGA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basic circuit of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wireless energy coupling func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frequency tracking scheme is 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pen loop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when the distance is 3cm. The results provide a good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9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端;丁恩杰;俞啸;;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井下应用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3年09期
2 唐轶,胡天禄,宋景平;提高井下采煤工作面电网电能传输能力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周静;李永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松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10年06期
4 倪卫涛;杨庆新;李阳;张献;刘维娜;何亚伟;张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王国东;原璐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线圈优化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4年03期
6 牛映寿;浅谈井下6kV高压电缆事故的发生机理与对策[J];中国设备管理;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跃;;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其最新进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2 黄学良;;充满机遇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3 李聃;;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4 杨庆新;;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主要工作及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5 苏玉刚;;齐心协力促进无线电能传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6 张超;闫卓;杨庆新;陈海燕;;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耦合性能研究[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茂春;王进华;石亚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俊林;李时杰;;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时杰;贾俊林;孟庆龙;贺振国;;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腾;卓放;刘涛;王兆安;;采用非接触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斌;天津工大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开创高铁列车供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2 张国圣;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3 ;无线电能传输灯泡诞生[N];消费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左永刚;非接触电能传输研究获多项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5 记者 刘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前景看好[N];大众科技报;2011年
6 李承承;无线电能传输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胡茗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突破 高铁无线供电成为可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8 记者王华楠;“无线供电”梦想成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9 王艳红;“隔空”点灯,无线输电终结插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张亦筑 匡丽娜;我市与两所澳新知名大学“联姻”[N];重庆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忠远;智能电网中电能传输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监督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陶国彬;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应用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赵志浩;无线电能传输网传能机制与优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赵俊锋;三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张献;基于电磁—机械同步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智慧;基于包络线调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李泽松;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周诗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建模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9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夏晨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能效特性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勋范;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杜凯召;自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河北大学;2015年
3 童文懿;无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效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静;双负载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参数设计与频率控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李晓芳;井下电磁阀的非接触式控制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乔晓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场强度三维测量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侯向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耦合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薛慧;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宁峰;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多方向性传输线圈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66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6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