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以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Abstract]:Volcanic weathering crust reservoi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new field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weathered crust reservoir. Based on the data of drilling, core, logging, seismic analysis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weathering crust of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a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volcanic rocks.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model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volcanic weathered crust are def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Zhongguai uplift are formed in the island arc environment, and the lithology is dominated by andesite and tuff. The weathering crust structure of volcanic rock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weathered clay layer, strong weathering zone, weak weathering zone and dense unweathered zone. The effective reservoir space is mainly secondary pores and fractures, and fractures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reservoir percolation ability, weathering crust reservoi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weathering leaching, lithologic lithofacies, structural location and fracture (fracture), etc. Oil and g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480 m from the top of the weathered crust. They have the law of enrichment along the three zones (near the fault zone, the high structural zone,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 development zone) and one side (near the unconformable surface).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基金】: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TPR-2016-05)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trqdz01)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景波;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03期
2 张禄,邝辉,冯云祥;改进生产管理 大闹钻头革新 乌盟队突破风化壳、破碎带两大技术关[J];探矿工程;1959年10期
3 曾水泉,易绍桢;关于风化壳中化学元素迁移与累积计算方法的探讨——(以广东琼雷地区富铝化风化壳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2期
4 Ф.А.丘赫洛夫;薛意;;风化壳是某些沉积矿的物质来源[J];地质与勘探;1975年05期
5 В.А.Соколов;К.И.Хейсканен;田书文;;前寒武纪化学风化壳的形成阶段[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4年04期
6 宋云华,沈丽璞,王贤觉;某些岩石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87年09期
7 包志伟;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0期
8 赵景波;;黄土中风化壳的确定与研究[J];地质论评;1991年02期
9 廖士范;;论风化壳相、古风化壳相矿床[J];岩相古地理;1992年01期
10 田书文;;古老风化壳的研究[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小平;黄符桢;汤国平;王启滨;王太伟;;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尚彦军;曲永新;胡瑞林;;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问题——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宜朴;许化政;王传刚;杨伟利;王毅;伍天洪;;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成因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杨娟;;秦皇岛市混合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5 赵淑权;黄士斌;谈明光;;稀土放射性分析的比对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马劲风;赵圣亮;曲志浩;;风化店中生界火山岩油藏描述中的地震方法[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蕾;石壁人像“天上”来?[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迟唤昭;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及其储层预测[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3 惠宽洋;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与隐蔽气藏成藏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澄宇;赣南粤北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5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崔彦立;三塘湖盆地牛东火山岩油藏水力压裂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军;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李光云;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英伦;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奥陶系马五_(1+2)亚段风化壳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胡志伟;昌德地区基岩顶面构造解释及风化壳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孙宇;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及控储作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曾越;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多期叠合型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王伟;贵州西部二叠系玄武岩风化壳及其中稀土富集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刘雯;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王欢欢;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空间分布预测与油气疏导格架的匹配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孟祥豪;鄂北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结构特征与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洁;华南沿海花岗岩风化壳岩土工程特征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甘学启;川中雷口坡组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1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