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Abstract]:Natural gas hydrate samples were drill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ore of Muli region of Qinghai Province in 2008, which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geologists. Taking Juhugan mining area in Muli area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drilling data and faul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re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certain laws of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at is to say, the gas hydrate in this area is main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a pre-existing deep fault F1, but no gas hydrate is found in the adjacent area under similar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three set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sandbox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plain the possible structural reservoi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uc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existing faults and regional slip be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Muli area. The pre-existing fault belongs to the regional deep fault, which is reactivated under the late stress to form the migration channel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cutting strata.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slip layer causes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hin skin detachment fault under the action of compression stress. The roots of these fault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regional detachment layer, but the strata under the detachment layer are basically not cut through by the fractur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the study area, a possible regional "fault migration, lower generation and upper reservoir" reservoir formation model of gas hydrate in Muli area is proposed. That is, the deep pyrolysis gas migrated along the deep and large pre-existing faults to the favorable position under the permafrost, and formed natural gas hydrate under favor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while in other areas of the study area, the deep migration channels did not develop. There is no rich and integrated reservoir of gas hydrate in shallow form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水合物专项项目(编号:GZHL20110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227;4157218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省民,吴必豪,王亚平,卢振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间接识别标志[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2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及其社会经济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2期
3 李常茂,耿瑞伦;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的思考[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3期
4 徐华宁;李丽青;舒虎;文鹏飞;张宝金;;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可能分布研究(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6年01期
5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6 吴能友;王宏斌;陆红锋;陶军;陈道华;张光学;;地质—生物系统中的甲烷研究——德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5期
7 张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前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6年02期
8 卢振权;SULTAN Nabil;金春爽;王明君;祝有海;吴必豪;;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与含量影响因素的半定量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9 唐建峰;李旭光;李玉星;毕研军;邵云巧;;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试验[J];天然气工业;2008年05期
10 郭威;孙友宏;张祖培;陈晨;;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舒畋;王影;龚定康;李斌;胡津荧;;地震资料再处理技术在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斌;;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光学;张明;杨胜雄;伍忠良;徐华宁;梁金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综合探测技术发展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瞿辰;于常青;杨文采;;聚类分析——使用地震相分析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评估[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1: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C];2014年
5 吝文;魏伟;孙爱;张金华;王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因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必豪;卢振权;祝有海;张光学;陈邦彦;;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新进展[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7 陈忠;颜文;陈木宏;吴必豪;杨慧宁;古森昌;周蒂;郑范;;南海南部某些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指示作用[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何梅兴;方慧;张小博;杜炳锐;仇根根;袁永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电磁法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卢振权;祝有海;张永勤;刘晖;王婷;陆程;;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Ⅰ):地质历史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耀玲 张超越;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2 曹瑞欣;东北开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张丽华;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点燃“冰”火[N];工人日报;2009年
5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康维海;海西木里地区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N];青海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煤地质报;2009年
8 记者 于德福 刘振国;我国形成冻土区可燃冰钻探方法技术体系[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王秀茹 本报记者 金姝;“高原铁军”[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振国 康维海;雪域高原见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Muhammad Irfan Ehsan;巴基斯坦近海莫克兰增生楔含水合物地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李广才;地震叠前AVO反演与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孙璐;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周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遥感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张丙坤;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邓辉;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水合物识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常伟;青海南祁连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栾奕;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及成因机理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张志冰;海水中甲烷浓度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林安均;南海北部西沙和东沙海区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指示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5 殷祥;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6 哈立洋;青海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值模拟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谭盼盼;祁连山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杨开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现场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9 谈顺佳;祁连山木里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岳振欢;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属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8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1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