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对比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9-02-15 09:55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用于改善汽油质量的轻汽油醚化工艺,通过三套采用国内外轻汽油醚化技术并已经投产的装置,从技术使用费、装置投资、催化剂装填量、装置运行结果、装置公用工程消耗和综合能耗六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自主醚化技术的优势,为炼化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新的选择。使用Aspen Plus对采用LNE技术的轻汽油醚化装置进行模拟,模拟数据参考工艺包数据和现场标定数据,通过模拟,为各个单元操作确定了合适的单元模型和热力学方法。依靠模拟的流程,对反应精馏塔、萃取塔和甲醇回收塔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将最佳进料位置、塔板数、进料温度、回流比和塔顶采出率作为分析的参数,在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能耗的基础上,确定各个装置的最优操作参数。对轻汽油醚化装置的用能情况进行了三环节分析,计算得到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为81.78%,工艺利用环节效率为93.93%,能量回收率为48.17%,工艺总用能E_N=1183.62MJ/t原料,通过分析装置的用能情况,提出了提升装置用能效率的改进方法。用夹点分析的方法对装置进行换热网络优化,制定了38套优化方案,通过对比总花销占原总花销的比例以及换热面积的减少量,确定采用6号优化方案和27号优化方案进行设计和校核,6号优化方案和27号优化方案每年可分别节省公用工程26.92万元和28.43万元,所以27号优化方案更有优势。重新设计了27号方案中换热器的实际大小及结构参数,发现可节约53.76万元的设备投资费用,从经济性上验证了换热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light gasoline etherification process used to improve gasoline quality is introduced. Through three sets of equipments which have been put into production and adopt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ght gasoline etherifica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technical usage rate, the unit investment, the catalyst loading quantity, the unit operation resul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light gasoline etherific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six aspects of utility consumption and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ethe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new choice for technical upgrading of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Aspen Plus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light gasoline etherification device using LNE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data refer to the process package data and the field calibration data. Through the simulation, the appropriate unit model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 are determined for each unit operation. The parameters of reaction distillation column, extraction column and methanol recovery column were analyzed by the simulated process. The optimum feed position, tray number, feed temperature, reflux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of the top of the column were taken as the parameter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product qual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each device are determin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light gasoline etherification unit is analyzed in three links.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is 81.78, the proces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93.93, and the energy recovery rate is 48.1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use of the process total energy using E_N=1183.62MJ/t, the improvement method of the energy use efficiency of the lifting unit is put forward. The heat transfer network was optimized by means of pinch analysis, and 38 sets of optimization schemes were established. By compar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expenditure to the original total expenditure and the reduction of heat transfer area,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6 and 27 optimization schemes are adopted for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The 6 and 27 optimization schemes can save 269200 yuan and 284300 yuan of public works each year, respectively, so the 27 optimization scheme has more advantages. The actual size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heat exchanger in scheme 27 are redesign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vestment cost of equipment can be saved by 537600 yuan, which proves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zation of heat exchanger network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6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李庆领;横掠滴形管的局部及平均换热[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王石晶,张德本;石化换热设备及市场[J];石油化工设备;2000年06期

3 童义;丁玉梅;杨卫民;;内置洁能芯换热管强化换热实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4期

4 李志刚;尹侠;;椭圆形换热管安放形式对换热效率的影响[J];化工机械;2012年06期

5 汪祖洪;换热设备技术交流会在苏州举行[J];化工进展;1994年02期

6 吕敏珍,张欣;换热管总数计算方法及程序[J];医药工程设计;1998年04期

7 黄郑华,李建华;换热设备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J];化工劳动保护;2001年03期

8 黄德斌;邓先和;朱冬生;欧阳惕;;气流横向冲刷圆壳管束换热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2期

9 张长树;;冷凝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及改进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年06期

10 陈春雄;张光庆;;核级不锈钢换热管的国产化与标准[J];电站辅机;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路遥;;换热管的腐蚀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洪亚;林榕端;;火用分析法在换热设备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3 武振锋;梅元贵;许建林;吴玲飞;;管形状对平片换热芯片传热性能影响的试验[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冬梅;贾力;;水平单管外混合气体对流冷凝换热的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孙艺;曾旭东;陈斯红;;换热工艺设计智能化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林清宇;冯振飞;王军;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计算[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林清宇;郭方文;林宏亚;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纽带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流阻的计算[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宋灵涛;韩宝坤;鲍怀谦;武同华;;余热器换热管模态分析与实验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张冠敏;林颐清;周守军;田茂诚;;换热设备动态特性仿真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张薇 记者/李铁刚;远大换热开发高端产品抢占市场[N];铁岭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木水;在换热领域释放“正能量”[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杨湃;蒸发冷却技术改变传统换热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魏双林;“创新工程”成就石墨换热利器[N];中国建材报;2014年

5 王廷俊;换热设备:发展模型化和强化传热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李沐杨;大型高效换热设备为节能助力[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杨湃;走研发与市场结合之路[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河北沧州市万润工业不锈钢公司锐意向前[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娜 通讯员 木子;工业换热领域新增强大技术支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记者 崔博;换热设备博览会高峰论坛举行[N];铁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小莉;基于自然冷资源利用的降温加湿系统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孙方田;含油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龚嶷;石化、火电工业用换热管的腐蚀失效分析及其性能评价[D];复旦大学;2012年

4 胡海涛;R410A—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艾青;热辐射与高速流耦合换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强;换热管及内外流体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治云;开口腔内耦合换热的模拟及其解的非线性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8 罗剑峰;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9 王志成;复杂边界条件流动换热问题的有限元/光滑轮廓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王崧;纤毛状肋和插入物的传热强化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伟;蒸发器内置毛细管开孔特性对蒸发器换热的影响[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李雄;汽车尾气余热脉动热水供暖系统设计与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雷舒蓉;汽车空调系统的仿真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赵锡锦;一种新型双温空调器的开发及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宜仔;换热管内插组合扭带强化传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任岘乐;小型蓄冷空调系统末端换热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英鹏;炼化废液焚烧飞灰粒子沉积与分布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建峰;热推力器层板换热芯流动与传热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陈yN;CO_2近临界点冷却换热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张璐;贴附式毛细管网末端换热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2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2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