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黔西松河井田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

发布时间:2019-02-17 14:18
【摘要】:从研究区含煤岩系地质、沉积构造和水文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松河井田龙潭组含煤层气系统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硫分与灰分总体上呈上、下高,中间低的规律;煤层含气量由顶部至底部总体呈现"上升 下降 上升"的趋势;煤层埋深 压力系数关系揭示煤层垂向上至少可划分为2套压力系统。龙潭组3个二级层序与3个岩性分段的地层界限较为一致,奠定了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物质基础;每套系统之间缺乏水力联系,富水性呈"弱 中等 弱"的变化规律,构成了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水文地质基础。龙潭组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是沉积 水文 构造条件耦合控气作用的产物,划分为3个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研究结果为松河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Abstract]: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oalbed methane system in Longtan formation of Songhe mine field is discussed from the geological,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hydrological aspects of coal-bearing rock seri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lfur content and ash content of coal seam in this area are generally upward, lower and lower, and the gas content of coal seam is rising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the buried depth reveals that the vertical coal seam can be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sets of pressure systems. The three secondary sequences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of the three lithologic subsections, which establishe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al-bed methane system. There is a lack of hydraulic relation between each set of systems, and the change of rich water content is "weak and moderate weak", which forms the hydrogeological basis of independent coal-bed methane system. The independent coalbed methane system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is a product of the coupling of sedimentary hydrologic and tectonic conditions to control gas,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independent coal-bed methane systems. The results provide geological basis for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nghe mine field.
【作者单位】: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2016ZX05044-001-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4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厚五;我国的煤层气开发[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0年01期

2 朱志敏;沈冰;谢晓东;;四川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3期

3 范章群;;煤层气解吸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层气;2008年04期

4 杜丽娟;;浅谈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1期

5 ;煤层气开发系列技术获重大技术创新[J];地质装备;2010年06期

6 杨靖毅;龙祖根;杨秀美;;中美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对比分析及展望[J];煤;2011年06期

7 杨永国;;基于煤层气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地质论评;2000年S1期

8 曾勇,屈永华,宋金宝;煤层裂隙系统及其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J];江苏地质;2000年02期

9 李艳红,张遂安,王辉;煤层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地质条件影响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2期

10 ;我国发现高压高渗煤层气[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景栾;孙晗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综述[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房超;陈贵峰;孙铭伟;;中国煤层气开发模式对比及开发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立群;焦养泉;李绍虎;潘思东;王小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科学设置[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丽霞;李震;;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环境效益[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5 孟召平;田永东;李国富;;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辛子;郭全仕;;煤层气地球物理技术研究综述[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东;冯三利;胡爱梅;李明宅;;煤层气开发与地球物理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秦勇;吴财芳;韦重韬;傅雪海;姜波;;基于动力学条件的煤层气富集高渗区优选理论与方法[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鲜保安;夏柏如;张义;鲍清英;王一兵;;高陡构造煤层气钻采工艺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煤层气甲烷~(12)C累计效应及机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14亿元巨资投入山西煤层气开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梅林;煤层气开发须防与市场脱节[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徐泓;宁夏煤层气勘查开发有了方向[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王肃宁;煤层气:气体能源家族新宠[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尹中山;四川局古叙大村煤层气试点火成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6 赵博;我国煤层气开发潜力需政策激活[N];中国矿业报;2012年

7 王梅;新疆煤层气引来“洋凤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萍 本报通迅员 龚奕丹;新疆:迎来煤层气开发“盛宴”[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张娜;煤层气开发难在哪[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仑 通讯员 郎亚娟;沁水煤层气安全开发路漫漫[N];中国煤炭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崔永君;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德涛;大宁井田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产能潜力区块划分[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剑;煤层气水平井测井环境影响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孙玉琦;古交矿区山西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阳兴洋;声震法促进煤层气解吸扩散流动的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王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煤层气解吸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孙宏达;煤炭资源枯竭矿井煤层气(瓦斯)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5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25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