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气井修井低伤害暂堵凝胶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6 23:25
【摘要】:气井暂堵液体系的设计思路为“堵得住、解得开”。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了大量具有不同特性的堵漏剂,如预交联高分子聚合物暂堵剂、自适应广谱屏蔽暂堵剂等均有较好的堵漏效果。本课题是以对暂堵剂的基本配方的研制作为基础,根据不同气井的情况如井温、井深、井身结构、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等的差异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技术要求,如暂堵剂的类型、成胶性能、破胶方法的选定、破胶时间控制等,通过优选体系的不同组成形成暂堵液体系,并对暂堵液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主要是阐述关于研究开发一种适合于长庆区域气井低压修井的暂堵隔离凝胶体系,适用于低压气井常规修井暂堵、气井带压修井环空暂堵作业。第一步,对长庆油田相关区块气井储层物性特征和地层流体性质研究,分别是乌审旗区块和靖边区块。乌审旗区块收集到的14口井的资料,分别统计14口井的生产层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地层水的矿化度,各个井生产层段的地层压力,生产气体中的硫化氢的含量。靖边区块收集到的23口井的资料,分别统计23口井的生产层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地层水的矿化度,各个井生产层段的地层压力,生产气体中的硫化氢的含量。第二步,关于修井暂堵液体系的研制及对所筛选的凝胶体系的增强剂的优选。首先是稠化剂的选择:胍胶稠化剂、纤维素衍生物稠化剂、聚丙烯酰胺稠化剂。通过实验对胍胶凝胶体系、CMC凝胶体系和HPAM凝胶体系这三种凝胶体系进行对比筛选,最终确定选取HPAM凝胶体系。其次是对所确定的凝胶体系增强剂优选:凝胶体系在交联剂的作用下,黏度大幅度提高,但在气井修井作业中,要求一定深度的凝胶胶塞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实现挂壁,能有效隔开上层的压井液,很好的封堵气层。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两种材料:玻璃纤维和淀粉。在经过实验对比验证后选择改性淀粉作为凝胶体系的增强剂。除此之外还有增粘剂、除氧剂、黏土稳定剂等的优选。第三步,对修井暂堵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如抗温性、承压能力、破胶返排及岩心伤害实验。抗温性要求凝胶体系抗温能力在120℃;承压能力需满足在3—5MPa的压差下性能不变;破胶返排则要求破胶后的凝胶体系的黏度在30mPa.s;储层敏感性伤害实验分为基液和破胶液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评价。结果表明:除却在高温条件下凝胶体系难以做到1—3天破胶时间可控,对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外,其余均满足项目所要求的内容。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节交联体系,能满足成胶时间在2—5小时范围内可控,具有现场泵车可泵注性,粘度不高于100mPa. s。(2)凝胶暂堵剂体系的抗温能力达到120℃以上。(3)100m暂堵凝胶在5-1/2套管内,可承受压差达到3—-5 MPa,暂堵剂不发生脱壁现象。(4)通过调节破胶剂体系,低温条件下(40℃-60℃)能满足破胶时间在1-3天范围内可控;凝胶体系破胶后水化返排性能良好,粘度不高于30mPa. s。(5)破胶完成后,对储层渗透率伤害小于20%,模拟岩心静态渗透率恢复值达到80%以上。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阁;吴文祥;张丽梅;;耐碱凝胶体系的研制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5期

2 唐美芳;苏创;方波;;低聚羧甲基瓜胶可再生凝胶体系的流变特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3 朱广宇;方波;;硼砂交联低聚羟丙基塔拉胶可再生凝胶体系的制备与流变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4 张宇;;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3年04期

5 贾进宝;;含有机胺硝酸盐的水胶炸药凝胶体系的研究[J];爆破器材;1981年02期

6 罗穆潮;卓阳;杨燕;单伟光;;新型创面用凝胶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年12期

7 姜舟,方波,李进升,卢拥军,程巍,关琛;低聚香豆胶交联凝胶体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吴行才;朱维耀;马庆坤;张勇;陈洪;刘怡平;;可动凝胶体系非线性渗流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05期

9 吴瑞坤;康万利;孟令伟;吴晓燕;蔡晓军;;北布扎奇油田聚合物弱凝胶体系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毛雪平;;低毒弱凝胶体系稳定性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瑞坤;康万利;吴晓燕;范海明;戴彩丽;冯其红;;适于北布扎奇油田的聚合物弱凝胶体系研究[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李道山;孙向琴;;有机弱凝胶体系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杨帆;王靖;刘昌胜;;一种由氧化还原反应控制的凝胶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杨;薛奇;;PVC凝胶体系中微观结构及相互作用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5 赵瑾;贺慧宁;成国祥;;HPMC凝胶模板作用下磷酸钙类物质的合成[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6 李荣华;董汉平;伍小霞;李永新;;CDG驱油物模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刘小婷;邵慧萍;郭志猛;;17-4PH不锈钢粉凝胶注模成形工艺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尹文萱;王建怀;赵莹;高庆宇;吴瑾光;;ADP-Ca~(2+)-脱氧胆酸凝胶体系的有序自组织结构[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瑞坤;北布扎奇油田弱凝胶调驱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宪友;新疆油田稠油热采井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盛骏杰;气井修井低伤害暂堵凝胶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王海乔;石胆酸盐水凝胶的形成、性质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晨;凝胶体系对冲菜风味的控制释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劲毅;凝胶体系成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文进;蒙古林油藏可动凝胶调驱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白金莲;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8 雷世文;聚内烯酰胺交联凝胶体系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朱广宇;可再生低聚半乳甘露聚糖凝胶体系及流变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苑光宇;辽河油田H1区块化学堵水凝胶体系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66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66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