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沧东中生界火山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发布时间:2019-05-14 01:37
【摘要】:针对沧东地区火山岩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控藏因素复杂的问题,在分析火山岩发育构造背景与分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成果,分析沧东地区火山岩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基底走滑带控制,火山岩呈NNW向展布,形成南、北2个火山喷溢中心复合体;平面上,火山岩相带围绕喷溢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喜山期断裂活动形成立体供油网络,与孔二段有效烃源岩匹配,构成了源储侧接-近源充注、断储接力-横向输导2种运聚体系。该研究为进一步落实沧东地区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提供了依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volcanic rock development, strong tectonic movement and complex reservoir control factors in Cangdong are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rocks, drilling, seismic and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rehensively us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ock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in Cangdong area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led by the basement strike-slip zone, the volcanic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NNW direction, forming two volcanic spillage center complexe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and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plane are distributed in a circular band around the spillage center, and the volcanic rocks are distributed in a circular band around the spillage center in the plane. The fault activity of Himalayan period forms a three-dimensional oil supply network, which matches with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s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hole, and constitutes two kinds of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ystems: source reservoir side connection, near source filling, fault storage relay and transverse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volcanic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Cangdong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基金】: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大港油区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4E-06-03)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立;田晓红;谷社峰;唐金生;;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2 马全华;姜在兴;杜文拓;兰宁;;欧利坨子中北段火山岩与浊积岩岩相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8年01期

3 邱文达;邓湘云;李建保;;海南火山岩结构及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年06期

4 滕志宏;;新疆普鲁火山岩及时代归属问题[J];岩石学报;1987年04期

5 刘嘉麒;;对“新疆普鲁火山岩及时代归属问题”一文的质疑[J];岩石学报;1989年02期

6 王清廉;;陕西秦巴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陕西地质;1992年02期

7 张树明,周维勋,巫建华;下庄铀矿田火山岩的厘定及与周边同期火山岩的对比[J];铀矿地质;2002年04期

8 江元生,周幼云,王明光,谢云喜,李建兵,彭波;西藏冈底斯山中段第四纪火山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3年01期

9 周建国;;济阳—昌潍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1期

10 郑先纬;杨学俊;唐中相;白宪洲;熊昌利;黄柏鑫;;若尔盖嫩哇火山岩地质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心范;文洪安;;西藏加多岭地区与铁矿床有关的火山岩及玢岩岩石特征初析[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3)——“三江”岩石[C];1982年

2 魏家秀;;卢枞盆地火山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化蚀变机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1)[C];1984年

3 汤艳杰;陈福坤;彭澎;;中国盆地火山岩特性及其与油气成藏作用的联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张春霖;朱苏浙;罗健儿;吴冲龙;周江羽;;浙闽粤东部火山岩厚度及其控制因素分析[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陶士振;米敬奎;邹才能;戴金星;欧光习;;陆内裂谷型火山岩成藏地球化学特征:松辽盆地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李欣;刘嘉麒;;云南腾冲全新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7 黄光昭;;关于闽西南地区早、中石炭世火山岩[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2年

8 任有祥;彭礼贵;李智佩;王兴安;;安康牛山火山岩区基础地质及金银铜的成矿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4)[C];1991年

9 邱检生;刘亮;李友连;;山东沂沭断裂带中生代钠质与钾质火山岩元素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变异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启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张玉涛;张连昌;英基丰;周新华;王非;侯泉林;刘庆;;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德生;松辽盆地火山岩裂缝形成机理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家友;海南岛北部新生代火山岩风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蔡厚安;辽西八道壕煤盆地层序地层和火山岩层位及找煤远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马立成;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朱弟成;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火山岩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6 蔡宏明;松潘—甘孜褶皱带印支期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类成因及深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泉霖;西藏改则热那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向东;西昆仑昆盖山北坡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张明亮;安达次洼陷地区营三段火山岩地化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田钊;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贾雪艳;安达次洼陷营三段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6 邓睿;泥巴山隧道储水空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朱士飞;宾川-永胜地区二叠纪火山岩及其成矿潜力评价[D];长安大学;2004年

8 靳刘圆;博格达—哈尔里克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D];新疆大学;2014年

9 邓文武;几种火山岩火山灰活性及反应程度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10 汪方跃;河北承德盆地大北沟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6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76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