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济阳坳陷埕岛东坡东营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发布时间:2019-06-14 00:06
【摘要】:基于相模式研究方法,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济阳坳陷埕岛东坡东营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和相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于东二段下部和东三段,沿侵蚀沟谷分布,发育有水道型深水湖底扇和无水道型深水滑塌扇2种类型;深水湖底扇可识别出内扇、中扇、外扇3类亚相,主水道、主水道侧缘、分支水道、分支水道侧缘、分支水道间、浊积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滑塌扇自物源区至沉积区依次发育近端和远端2类亚相,滑动体、滑塌体、碎屑舌状体、浊积体等4种沉积微相。建立的相模式和重力流类型,为研究区储层预测和成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Based on the method of phase model research,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hase model of gravity flow in Dongying formation of Chengdao Dongpo in Jiyang depression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using core, drilling and logging, seismic data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vity flow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is develop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east and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east, and distributes along the erosion gully, and there are two types of water channel type deep water bottom fan and no channel type deep water collapse fan, and the deep water lake bottom fan can identify six kind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such as inner fan, middle fan and outer fan, the side edge of the main waterway, the branch channel and the turbid sand. From the provenance area to the sedimentary area, two kind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sliding body, slippery body, clastic tongue body and turbid body, are developed in turn from the provenance area to the sedimentary area. The established phase model and gravity flow typ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analysis in the study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16ZX05006)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寿生 ,张善春;全国重力流沉积学术讨论会述评[J];石油实验地质;1984年01期

2 李金高,周祖翼,王全海,彭勇民,姚鹏;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金)矿区重力流沉积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冬;王英民;王永凤;徐强;;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庞雄;柳保军;颜承志;刘军;李元平;;关于南海北部深水重力流沉积问题的讨论[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3期

5 吴嘉鹏;王英民;王海荣;李华;彭学超;邱燕;李冬;;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12年06期

6 贺自爱;全国第一次重力流沉积会议胜利召开[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04期

7 梁传茂;;湖北西北部上震旦统重力流沉积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J];地质论评;1987年02期

8 姜在兴,赵徵林,刘孟慧;一种沿深水箕状谷纵向搬运的重力流沉积[J];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02期

9 贾振远;重力流的运动特点和类型[J];地球科学;1990年01期

10 王萌;;沉积物重力流及重力流砂体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雷怀彦;官宝聪;;歧北凹陷沙一段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及砂体预测[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招君;孙连浦;董清水;朱建伟;方石;;伊舒地堑莫里青断陷下第三系双阳组沉积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张继庆;官举铭;;湖南大庸上震旦统中的重力滑塌沉积[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5年

4 杨有星;金振奎;余宽宏;王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重力流沉积环境中的应用[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卓皆文 任淑珍;华南古大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辉;南海西北部深水区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黄银涛;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浅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潘树新;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邵珠福;辽西凹陷南段沙三段重力流沉积与致密储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训涛;他拉哈西—英台地区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施立冬;高升—雷家沙三中亚段沉积相研究与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冯乐;青海文巴地地区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沉积环境分析与重力流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王春凌;适用于模拟水下重力流的湍流模型的比较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磊;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湖盆重力流沉积及其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丽梅;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嫩江组一、二段陆相重力流沉积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8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98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