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超稠油HDCS吞吐影响因素分析及潜力评价方法
[Abstract]:HDCS throughput(CO_2 and viscosity reducer assisted horizontal well steam throughput)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ultra/ultra-super heavy oil. Aiming 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er-heavy oil production in Shengli Oilfiel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ypical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gent model of HDCS oil and steam ratio and recovery degree is established by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HDCS potential is proposed, an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HDCS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a block of Shengli Oilfield. Compared with actual results, the average error is less than 9.5%, which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HDCS potential of ultra/ultra-super heavy oil.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基金】:中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平井蒸汽驱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P12016)
【分类号】:TE3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大胜;杜229断块兴V组超稠油水侵特点及开发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2年06期
2 闫贺奎 ,孙明华 ,李嗣业;制服世界最稠的油[J];中国石油石化;2002年11期
3 白长琦,王晗,李晓娜,王迎军,易晓辉;浅层特超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J];河南石油;2004年S1期
4 孟凡勤;张宝龙;温庆志;;曙一区超稠油出水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年01期
5 欧阳传湘;闫利恒;岳雷;;辽河油田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影响因素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年02期
6 陶磊;李兆敏;张凯;王勇;张继国;;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机理——以王庄油田郑411西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1期
7 李兆敏;王勇;李宾飞;陶磊;杨建平;;烟道气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J];特种油气藏;2010年05期
8 郎宝山;;超稠油复合油层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1年11期
9 王涛;李娜;陈密;胡荣;梁超贤;黄磊;;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动用实践与效果[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6期
10 许丹;;泡沫凝胶调剖技术在超稠油油藏研究与应用[J];当代化工;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前言[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彦平;江谋勇;周永强;;浅层特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及现场试验[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春强 张洪江 沈文敏;超稠油自生二氧化碳吞吐技术通过省级鉴定[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张文鸣邋刘宪广;新疆油田进军超稠油“处女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张玉立邋李伟忠 赵红雨;单113特超稠油油藏高效动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邹本强 通讯员 石浩 苏志坤;把薄层超稠油“吃干榨净”[N];中国石油报;2012年
5 邹本强 石浩 苏志坤;穿层水平井技术“榨尽”薄层超稠油[N];中国石化报;2012年
6 记者 张文鸣 通讯员 王蕾;新疆油田超稠油立体开发创高效[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倪潇风 田云霞;两“密钥”助力 超稠油“不愁”[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记者 马伊宁 通讯员 董耀辉;新疆油田公司以先进技术提高超稠油采收率[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黄剑华;超稠油物化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任厚毅;特超稠油变稀有了“撒手锏”[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陶磊;超稠油油藏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许洪星;超声波协同催化剂低温裂解超稠油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郭龙;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曲同慈;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特超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方式提高采收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郑舰;王庄油田特超稠油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赵晓非;超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研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李静;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华;塔河12区超深、超稠油油藏评价及开发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2 孙绍彬;超稠油油层深部复合封堵调刨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郑晓华;王庄坨826块敏感性特超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侯珍珍;特超稠油的胶体化学性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霍刚;超稠油及深层稠油开采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杨春喜;应用多元复合吞吐提高杜84超稠油油藏采收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杨胜利;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8 钟满发;超稠油油藏热三元复合吞吐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巩永丰;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马红;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1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1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