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石油脱硫技术中的工艺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6 09:30
【摘要】:随着世界石油开采量逐渐的增加,地球石油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传统的石油脱硫技术主要是使用催化加氢方法进行脱硫,但是在脱硫的工艺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污染大气环境,还会腐蚀石油冶炼设备,并且原油中的碳元素与氢反应,使生产加工出来的石油质量降低。为此,提出一种石油脱硫技术,通过加入一种亚硒酸盐,进行石油的-[C_(18)H_(37)N(CH_3)][H_2SE~NW_8Q_(34)]双亲型催化,根据反应的速度、温度和时间进行了分析,优化条件,加入微波辐射,简化有机酸H_2O_2体系,在微波驱动下脱硫,简化了石油脱硫技术工艺流程。仿真实验表明,经过催化反应和微波驱动脱硫法,石油脱硫率能够提高50%以上,且速度快,温度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文内图片:加氢脱硫机理
图片说明: 的含硫化合物与氢发生分解反应。HDS技术中最常用的氢活性组织有PB、PA、NI、GU等等,有时还会加入少量的PE、FU等进行加速助催剂。不同的石油含硫量是不同的,因此,进行加氢脱硫的过程也不尽一致。根据硫化物的活性不同,将石油脱硫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硫醇、醚等活性较性原油,针对这类原油需要的条件比较宽松,常温环境即可实现S-S和C-S的断裂,,生成H2S,将石油内部的硫脱去S。另一种方式是环状硫化物,对该类化合物进行脱硫过程需要的温度和压力值都很高,环变成为硫醚类物质,最后反应得C-S断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图1加氢脱硫机理通过石油脱硫过程的加氢反应速度分析其受到影响的因素,能够得出硫化物是最稳定的,因此在进行脱硫过程中大多数的方法都是选择噻吩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2新型石油脱硫技术2.1萃取脱硫法随着世界各国石油脱硫技术的发展,加入氢气催化剂的简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的生产加工需要,即使使用了传统的脱硫技术手段,其加工成本也会大量增加,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研究新的石油脱硫技术。萃取石油脱硫技术(Extractivedesulfurization,EDS)就是使用相应溶剂与石油脱硫样本混合,利用油品中的烃化物与硫进行反应,导致它们在溶剂中反应,将石油产品中的硫萃取出来。EDS出现主要是配合将石油样本中的硫进行脱除,达到石油脱硫目的。EDS使用的基本理论基础是要选择与石油脱硫相适应的溶剂,溶剂必须对油品中的硫化物有非常好的溶解度。萃取剂的极性较大时,石油样本中的硫化合物也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对石油样本进行混合搅拌过程中,萃取剂和样本能够分层,相互交互也相互交容。萃取的稳定性较高,不会与石油产生其它化学反应,也没有腐蚀性。另外,该催化剂制作简单,?
文内图片:加氢脱硫机理
图片说明: 的含硫化合物与氢发生分解反应。HDS技术中最常用的氢活性组织有PB、PA、NI、GU等等,有时还会加入少量的PE、FU等进行加速助催剂。不同的石油含硫量是不同的,因此,进行加氢脱硫的过程也不尽一致。根据硫化物的活性不同,将石油脱硫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硫醇、醚等活性较性原油,针对这类原油需要的条件比较宽松,常温环境即可实现S-S和C-S的断裂,生成H2S,将石油内部的硫脱去S。另一种方式是环状硫化物,对该类化合物进行脱硫过程需要的温度和压力值都很高,环变成为硫醚类物质,最后反应得C-S断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图1加氢脱硫机理通过石油脱硫过程的加氢反应速度分析其受到影响的因素,能够得出硫化物是最稳定的,因此在进行脱硫过程中大多数的方法都是选择噻吩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2新型石油脱硫技术2.1萃取脱硫法随着世界各国石油脱硫技术的发展,加入氢气催化剂的简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的生产加工需要,即使使用了传统的脱硫技术手段,其加工成本也会大量增加,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研究新的石油脱硫技术。萃取石油脱硫技术(Extractivedesulfurization,EDS)就是使用相应溶剂与石油脱硫样本混合,利用油品中的烃化物与硫进行反应,导致它们在溶剂中反应,将石油产品中的硫萃取出来。EDS出现主要是配合将石油样本中的硫进行脱除,达到石油脱硫目的。EDS使用的基本理论基础是要选择与石油脱硫相适应的溶剂,溶剂必须对油品中的硫化物有非常好的溶解度。萃取剂的极性较大时,石油样本中的硫化合物也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对石油样本进行混合搅拌过程中,萃取剂和样本能够分层,相互交互也相互交容。萃取的稳定性较高,不会与石油产生其它化学反应,也没有腐蚀性。另外,该催化剂制作简单,?
【作者单位】: 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
【分类号】:TE62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锦堂;;含烯烃原料的选择性加氢脱硫[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5年12期

2 ;美国得克萨斯褐煤用水蒸汽和空气脱硫[J];煤炭转化;1982年02期

3 沈春红,夏道宏;国内外脱硫技术进展[J];石化技术;1999年01期

4 郭振东;宋冬;顾学彬;侯现仓;;焦化脱硫制酸尾气的治理[J];燃料与化工;2014年03期

5 高峰;何慧红;夏卫红;吴茨萍;;柴油选择性氧化脱硫工艺的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赵庆玲,郑晋梅,段滋华;煤的微波脱硫[J];煤炭转化;1996年03期

7 赵明;;裂解汽油在Co-Mo/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工艺条件[J];石油化工;1990年08期

8 山红红,李春义,赵博艺,杜峰,杨朝和,张建芳;FCC汽油中硫分布和催化脱硫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吴基荣;雷朝海;郝生荣;;液化石油气脱硫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9年03期

10 田双;柳云骐;佘南南;刘晨光;;ZnO的合成及其在油品脱硫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睿;陈湘琴;王红梅;;汽油烷基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世成;于宏伟;郭立艳;张浩;张淑艳;;柴油电化学脱硫工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郑金玉;李明罡;罗一斌;宗保宁;舒兴田;;ZRF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脱硫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梁曙光;姜涛;刘会贞;杨冠英;韩布兴;;相行为对油品模型体系脱硫影响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东阳;S-Zorb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2 詹晓;Gordonia sp.催化脱除二苯并噻吩硫元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3 王浩杰;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汽油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邵波波;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亢旭;微波脱硫对炼焦煤煤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薛飞;功能化离子液体在油品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丁子豪;超重力法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气体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4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14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