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顺南区块抗温抗盐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1 06:57
【摘要】:顺南区块却尔却克组地层坍塌掉块严重,井壁不稳定,并且地温梯度较高,钻进过程中出现盐水入侵,井底存在异常高压。本文针对顺南区块开展抗温抗盐高密度钻井液的研究。通过X衍射、电镜扫描等方法研究却尔却克组地层岩性特性,并对地层进行岩石理化性能测定,研究表明却尔却克组岩石矿物含量随井深呈跳跃性变化,坍塌井段多为弱膨胀中强分散地层,互层发育、微裂隙发育是导致泥岩地层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钻井液应该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并且抵抗盐侵能力强。顺南区块以深井为主,这对钻井液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地温梯度的存在,使得抗高温性能成为深井钻井液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随着钻探深度的增加,地层压力不断增大,这要求钻井液必须有很高的密度以平衡地层压力。通过单因素优选实验对钻井液常用处理剂进行筛选,并通过正交试验构建钻井液体系,最终建立一套综合成本较低、体系简单的抗温可达190℃,密度为1.9g/cm3,抗盐为20%的抗温抗盐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配方为:2.5%凹凸棒土+0.25%NaCO3+0.55%NaOH+2.0%DS-302+1.8%RHPT-2+4%SMC+6%SPNH+0.8%HPA+1%JM-2+3%RHJ-3+20%NaCl+重晶石。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失水造壁性,具有优异的润滑性、防塌封堵性,抗盐、钙污染能力强,可满足顺南深井钻探的需要。
【图文】:
顺南区块已部署井位图
顺南区块已部署井位图
顺南5井SEM电镜图
5996 米(放大 5000 倍) 6190 米(放大 5000 倍)图 2-2 顺南 5 井 SEM 电镜图从放大 1000 倍和放大 5000 倍岩屑的电镜图片分析可知,,地层微裂隙较为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东海;梁玉平;杨勇;苏兵;;正电胶钻井液的应用[J];新疆石油科技;2000年02期

2 王玉芳;;有机钻井液处理剂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6年04期

3 王中华;;钻井液处理剂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年19期

4 佟芳芳;苏碧云;倪炳华;;环保型钻井液应用分析与发展方向[J];石油化工应用;2012年11期

5 安耀彬;刘翠微;周怡;;我国钻井液处理剂标准现状及问题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3年12期

6 王奇;;新型钻井液处理剂[J];腐植酸;1989年02期

7 张运峰;钻井液处理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7年07期

8 易明新,刘金斗;接枝共聚法制备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0年01期

9 赵新庆,贺江红,李斌文;浅谈塔北地区钻井液处理剂的使用与管理[J];石油钻探技术;2000年05期

10 张麒麟;国内新型钻井液处理剂研究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海青;;水基钻井液处理剂作用机理研究分析[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树永;李文明;向刚;;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在营72-平2井复杂井段的应用[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司西强;王中华;魏军;甄剑武;邱正松;;钻井液用阳离子烷基糖苷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杨国辉;;一种新型“强抑制型钻井液(COATER)”体系[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5 邹盛礼;吴晓花;杜小勇;王怀盛;瞿凌敏;丁培芳;唐林;;抗高温环保钻井液体系研究[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高磊;孙德军;徐健;;合成聚合物对膨润土分散体系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孙庆林;马慧;朱成军;成效华;;高密度硅酸盐钻井液体系的研究和应用[A];山东石油学会钻井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金明;胥洪彪;;南堡5-4井钻井液工艺技术[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金法邋通讯员 庞世乾;钻井液标准土研制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通讯员 黄延兵 赵江印;渤海钻探:探索钻井液新体系 万米黏卡率为零[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晓波;合成基钻井液彰显优良性能[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叶迎春 通讯员 陈斌 刘倩;博士团队肩负钻井液使命[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孙克 张亚丽;江苏油田实现钻井液无害化排放[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李新刚 胡先锋;钻井液优化事关油气田开发效益[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袁冰洁邋孙举;新型钻井液复杂地层显身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叶迎春 陈斌;为油田钻井造“血”[N];中国化工报;2012年

9 通讯员仲凌云 兰心剑 张海严;高端技术拉动市场份额快速增加[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王金法 李静;新型钻井液体系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岳前升;生物降解型水平井钻井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勇;水基钻井液封堵理论与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许洁;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及其流变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王富华;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及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赵芙蕾;基于ST油的新型钻井液体系研制与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悦;顺南区块抗温抗盐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贺蕾娟;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钻井液处理剂及其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张建甲;利用果皮制备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郭娜娜;钻井液用抑制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5 尹宝福;吴起地区储集层保护钻井液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刘乐

本文编号:2516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16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