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围岩本体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层理性岩层斜井井壁稳定模型
【图文】:
用实验为依据,引入欧拉变换充分考虑三维地应力方向的任意性,利用Mogi-Coulomb准则强化中主应力对围岩本体强度的影响,结合单弱面强度准则建立了分析层理性地层斜井井壁稳定性的模型,并进一步给出了计算斜井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的方法与公式。本文关于斜井安全泥浆密度选取以及合理轨迹规划的结论与建议可为安全钻井施工提供理论指导。2井壁围岩应力分析2.1地应力坐标系、地理坐标系与井筒坐标系地下原岩的应力状态由岩体本身受荷状态和其经历的地质历史应力路径决定,因而大孝方向具有随机性和区域差异性。在图1中,假设地下实测地应力主方向与坐标系(OXYZ)3个主轴方向一致,即地应力坐标系下应力水平s[]为1s2300[]0000(1)(a)(b)图1地应力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Fig.1In-situand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为不失一般性,引进3个欧拉角(,,,)[15]来实现地理坐标系与地应力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过程如下:坐标系OXYZ先绕Z轴旋转角,再绕自身Y轴旋转角得到坐标系OXYZ(见图1(a));最
3132332122231112131[]rrrrrrrrrR(2)其中,11rcoscos12rsincos13rsin21rcossinsinsincos22rsinsinsincoscos23rcossin31rcossincossinsin32rsinsincoscossin33rcoscos因此,地应力张量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转换关系为Ts1e1[][R][][R](3)式中:s[]为地应力坐标系下主地应力张量,e[]为地理坐标系下地应力张量,T1[R]为1[R]的转置矩阵。为方便描述斜井围岩应力状态及其井眼稳定性,须引进井筒坐标系(oxyz)与地理坐标系(OXYZ)之间转换关系如图2所示,此时只需要2个方位角(倾向/倾角)就可唯一确定斜井井筒的位置(对于水平井,倾角90°)。井筒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之间应力张量转换矩阵为2coscossincossin[]sincos0cossinsinsincosR(4)图2井筒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Fig.2Boreholeand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因此,地应力在井筒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下的转换关系为Tb2e2[][R][][R](5)式中:b[]为井筒坐标系下的地应力张量。2.2井壁围岩应力计算在线弹性假定下,W.B.Bradley[16]建立了不考虑流体渗透影响的井壁围岩应力集中方程(见图3):bbbb224224242bmp242114322cos(2)143sin(2)xyxyrxyaaarrraaaPPrrr(6a)bbbb2424113cos(2)22xyxyaarr42bmp4213sin(2)xyaaPPrr(6b)22bbbb222()cos(2)4zzxyxyaarrpsin(2)P(6c)bb24b24sin(2)cos(2)1232xyrxyaarr(6d)2bb2(cossin)1rzxzyzar(6e)2bb2(sincos)1zxzyzar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652015080)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1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472249)~~
【分类号】:TE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帅;丁文龙;杨文娜;赵威;张敏;丛森;;考虑地层各向异性井壁稳定性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11期
2 侯振坤;杨春和;郭印同;张保平;魏元龙;衡帅;王磊;;单轴压缩下龙马溪组页岩各向异性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09期
3 衡帅;杨春和;张保平;郭印同;王磊;魏元龙;;页岩各向异性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03期
4 温航;陈勉;金衍;王凯;夏阳;董京楠;牛成成;;硬脆性泥页岩斜井段井壁稳定力化耦合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6期
5 马天寿;陈平;;层理页岩水平井井周剪切失稳区域预测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4年05期
6 陈天宇;冯夏庭;张希巍;曹卫东;付长剑;;黑色页岩力学特性及各向异性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7 闫传梁;邓金根;蔚宝华;谭强;邓福成;朱海燕;胡连波;陈子剑;;页岩气储层井壁坍塌压力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8 蔚宝华;闫伟;李斌;张春阳;周建良;何宝生;刘书杰;;高陡层理性地层井壁稳定性模拟试验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2期
9 刘向君,陈一健,肖勇;岩石软弱面产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金衍,陈勉,柳贡慧,李俊峰;弱面地层斜井井壁稳定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立钦;王志乔;王瑜;刘宝林;吕建国;;层理性地层钻井稳定性分析模型[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年03期
2 张明明;梁利喜;刘向君;;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对水平井坍塌压力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7年03期
3 王晓;文志杰;MIKAEL Rinne;沈宝堂;谢军;;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煤岩力学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03期
4 康毅力;杨斌;李相臣;杨建;游利军;陈强;;页岩水化微观作用力定量表征及工程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2期
5 梁利喜;庄大琳;刘向君;熊健;;龙马溪组页岩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6 张晨晨;董大忠;王玉满;蒋珊;管全中;;页岩储集层脆性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地质;2017年01期
7 林海;许杰;幸雪松;范白涛;邓金根;张羽臣;王桂萍;王晓鹏;;过断层井段井壁稳定性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1期
8 陈朝伟;王倩;赵亦朋;;弱层理面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9 郑永华;李少荣;张健强;陈朝刚;;古生界海相页岩储层井壁稳定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4期
10 丁立钦;王志乔;吕建国;孙元帝;;基于围岩本体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层理性岩层斜井井壁稳定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文龙;王兴华;胡秋嘉;尹帅;曹翔宇;刘建军;;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2 温航;陈勉;金衍;王凯;夏阳;董京楠;牛成成;;硬脆性泥页岩斜井段井壁稳定力化耦合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6期
3 琚宜文;卜红玲;王国昌;;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4 马天寿;陈平;;基于CT扫描技术研究页岩水化细观损伤特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2期
5 刘忠飞;何世明;全家正;周回生;丁俊选;;川西首口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4年01期
6 温航;陈勉;金衍;文招军;叶西安;杨顺辉;;钻井液活度对硬脆性页岩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4年01期
7 刘志远;陈勉;金衍;杨向同;卢运虎;熊启泉;;多弱面地层水平井裸眼井壁垮塌量计算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1期
8 贾利春;陈勉;侯冰;孙振;金衍;;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及漏失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1期
9 贾长贵;陈军海;郭印同;杨春和;徐敬宾;王磊;;层状页岩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S2期
10 王红岩;刘玉章;董大忠;赵群;杜东;;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52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