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胡家坝区块石炭系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13:58
【摘要】:对已开发气田水驱特征分析,并进行开发效果评价,是掌握气藏剩余储量分布规律,确定气藏剩余可采储量有利分布区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论证气藏剩余储量挖潜措施,科学合理地开发气藏剩余储量,对提高气藏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地质工程、气藏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开展胡家坝区块石炭系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研究。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利用最新地震资料解释结合新钻井资料,修正原有地质模型。(2)利用最新资料开展了气藏构造、储层的精细研究。(3)对气藏水侵机理、水侵特征及边水活跃性进行研究,分析水侵对气藏开发的影响。(4)对气井产能进行研究,提出气井合理配产。(5)复核气藏静动态储量,对储量进行评价。(6)立足静态地质和动态开发研究成果,以地质建模和气藏模拟为主要手段,将地质、测井、气藏工程和气藏数模等多个学科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精细的量化评价气藏实施的各类开发措施,并对气藏开发调整方案及治水方案实施以来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7)采用静态、动态结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气藏剩余储量分布及开发潜力进行研究,针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挖潜、治水措施。本文综合考虑了各种气藏开发技术指标,对胡家坝石炭系气藏的排水挖潜采气方案进行优选,多角度系统地对气藏的排采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优选出来的排水挖潜采气方案具有矿场操作性。
【图文】:

胡家坝区块石炭系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研究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关键技术逡逑(1)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研究技术;逡逑(2)气藏水侵规律研究技术;逡逑(3)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逡逑(4)气藏数值模拟技术;逡逑(5)剩余储量分布规律研究技术。逡逑4逡逑

胡家坝区块石炭系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研究


成寨向斜与大天池构造带相望,西W断凹与凉水井背斜相隔,北与双家项潜伏构造正鞍逡逑相接,南与凉水井构造带的西河口潜伏构造斜鞍相接。地表出露沙溪庙组。其地理及区逡逑域构造位置见图2-1。逡逑姦逡逑WI逡逑图2-1胡家顷构造位置图逡逑2.邋2勘探简况逡逑1986年对七里峡构造带进行地震详查时,在胡家项构造北段部署了邋3条测线(即逡逑86-D410、408.5、407),通过解释发现胡家项构造。由于仅部署在构造北段,,发现为一逡逑小断高,命名为"兴隆场断高";1990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对t里峡构造南段逡逑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高信;;川东石炭系气藏分类及特征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3年03期

2 邓礼正;川东石炭系气藏开发地质模式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张高信;裂缝在石炭系储层中的作用和少井高产的开发分析[J];钻采工艺;1997年06期

4 魏小薇,陈盛吉,王丽英,宋明玮;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系统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2年S1期

5 王舜益,贺伟,王阳;三维三相裂缝~孔隙模型在五百梯石炭系气藏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年01期

6 唐玉林;川东石炭系气藏边水侵入的早期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3年05期

7 陈宗清;;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条件[J];石油学报;1982年01期

8 罗蓉;;用地震波形特征检测石炭系厚度[J];天然气工业;1990年06期

9 李晓阳;;保护川东石炭系气层钻井完井液技术[J];天然气工业;1992年01期

10 路中侃;刘划一;魏小薇;包强;;川东石炭系的勘探新领域[J];天然气工业;199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周泽山 通讯员 彭烟霏 陈启兵;相18井,解放川东石炭系[N];中国石油报;2014年

2 王敏 屈永志 范明祥;进军石炭系[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通讯员 胡顺庆;天东007—X2井创石炭系储层最长水平段纪录[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周泽山;川东天然气勘探再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1年

5 记者 周泽山;川东石炭系“气龙”纵情腾跃[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梅林;川东石炭系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产能及试井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洪伟;胡家坝区块石炭系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袁清芸;川东沙坪场石炭系气藏储层特征及开发动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曹竣锋;川东地区相东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和;川东雷音铺构造带石炭系气藏精细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贾长青;胡家坝石炭系气藏水侵特征及治水效果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肖仁维;川东沙坪场气田石炭系气藏生产适应性分析及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梁锋;沙坪场石炭系气藏开发动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s

本文编号:2520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0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