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逐级深部封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19:27
【摘要】:针对蒸汽吞吐井后期采油过程中汽窜现象严重的问题,人们研究了不同的封窜体系。但是传统的封窜用剂单一、难以实现深部防窜,本文从优化段塞配方节约成本方面出发,研究了稠油油藏温度场分布情况,并根据温度场分布研究了油藏多级耐温封窜体系。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稠油油藏高渗透层温度场分布,划分了超高温温度带(250°C)、高温温度带(130~250°C)、中温温度带(90~130°C)和低温温度带(90°C)。超高温温度带建议使用耐温好的无机堵剂,本文不做研究,本文主要研究能够适应高中低三个温度带的耐温段塞,能够封堵高中低三个温度带并防治窜流。研究了聚合物、碱木素和栲胶的水溶性和粘浓关系,并通过瓶试实验测试了胶凝液成胶时间和成胶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主剂、交联用剂和添加辅助剂质量分数等,确定出了适应不同温度地带封窜体系各剂配比。高温地带推荐使用栲胶封窜体系,体系组成是4~7%XW栲胶+1~2.5%REL交联剂+1~2.5%MNE交联剂+3.0%无机增强剂,中温地带封窜体系组成是2~3%AWW聚合物+0.6~1.0%REL交联剂+0.6~1.0%MNE交联剂+0.2~0.3%促进剂,低温地带封窜体系组成是1.5~2%AWW聚合物+0.2~0.4%REL交联剂+0.2~0.3%PNE交联剂+0.07~0.15%促进剂。通过室内填砂管模拟试验评价了高温用栲胶冻胶体系和中低温用聚丙烯酰胺冻胶体系的应用性能。实验表明栲胶冻胶体系和聚丙烯酰胺冻胶体系耐温性较好,分别在250°C、130°C和90°C下考察15d脱水较少或不脱水;各体系注入压力比较低,显示出比较好的注入性能;研究了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各封窜体系封堵能力,实验表明封窜体系可较好地防止蒸汽窜流,同时从分流封窜实验和封窜体系在油水中收缩膨胀性两个方面对封窜体系选择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封窜体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最后进行了段塞提高采收率效果预测,效果预测表明注入封窜体系之后,增加了油井两个蒸汽吞吐轮次生命周期,生产井的生产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
【图文】: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逐级深部封窜体系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蒸汽吞吐井温度分布描述征某油田参数建立了概念模型研究了油藏温度场分布情况,建,,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网格划分 21×21×3,I 方向网格步长 6 米 方向网格步长 3 米,采用垂直井开采,如下图所示。热采油注入参数见表 2-1,该区块含含油层位、油藏埋深、油层有压力、注汽时间和注汽速度等参数。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逐级深部封窜体系研究


第二章 蒸汽吞吐井温度分布描述场描述采用的是 CMG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的 STARS 模块,STA分并且能够模拟热采、化学驱和多元热流体开采的数值模拟学模型[55]包含物质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饱和度方程、毛化方程和平衡常数方程。利用该模块得到了高渗透层温度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热拉·努如拉;;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4年29期

2 王培凇;;浅析油井出砂的危害及防砂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8期

3 张抗;门相勇;;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5期

4 康茗茹;;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10期

5 付喜庆;;稠油开采国内外现状及开发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1期

6 杨淑英;;提高超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综合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9期

7 张鸿宇;;浅论我国稠油开发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3年10期

8 赵丽莎;吴小川;易晨曦;王婉青;;稠油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J];辽宁化工;2013年04期

9 赖令彬;潘婷婷;;蒸汽驱注采井间蒸汽超覆评价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3年02期

10 张弦;王海波;刘建英;;蒸汽驱稠油井防汽窜高温凝胶调堵体系试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世虎;曹嫣镔;刘冬青;杨开云;;高温复合泡沫体系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技术研究[A];稠油、超稠油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段友智;稠油热采化学调驱复合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秦国伟;非均质稠油油藏复合调驱技术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金发;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树涛;渤海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潜力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魏强;扶余油田蒸汽吞吐井高温暂堵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3 孙绍彬;超稠油油层深部复合封堵调刨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曾俊峰;油井防砂技术及化学固砂剂治砂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5 莫晗;沥青颗粒调剖现场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李立众;泡沫复合驱驱油机理及影响驱油效果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521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1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