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相定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相定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四川盆地南部包括了川西南低缓构造区、川南低陡构造区、川西低陡构造区和川东南高陡构造区,具有较长的油气勘探历史。据现有的工业气井显示,区内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较为优异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对区内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的主控因素、空间展布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造成储层评价相对欠缺。本论文针对川南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展开研究,结合前人资料、野外采样和油田井位资料补充,对须家河组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分析储层主控因素和成岩演化,并对区内须家河组储层进行成岩相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和认识:(1)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岩石成分成熟度较高,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杂基含量偏低,胶结物发育有方解石、白云石、硅质胶结、绿泥石、高岭石、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储集空间主要由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及微裂缝组成。(2)须家河组储层岩石样品孔渗分析显示须家河组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渗质量受到沉积岩石原始组分和沉积相发育的影响。(3)区内须家河组储层中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被破坏的首要因素,胶结作用进一步导致了储层的致密,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层的孔隙。川南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至中成岩A期,局部埋藏深度较深的岩石达中成岩B期。(4)通过对储层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进行定量划分,应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将须二段储层岩石划分为强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中胶结相、强压实弱胶结相、中压实弱胶结相、弱压实弱胶结相等5种成岩相,孔渗质量依次变好;须四段成岩相划分中,因溶蚀系数与面孔率不具有相关性,所以剔除了溶蚀系数的影响,划分为5种成岩相,分别是强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中胶结相、强压实弱胶结相、中压实中胶结相、中压实弱胶结相,孔渗质量依次变好。成岩相的分布受到了沉积相展布的影响、塑性岩屑、杂基、胶结物及成岩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特征 定量成岩相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5
- 1.1 选题依据9-10
-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9
- 1.1.2 论文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9-10
- 1.1.3 项目资助情况10
- 1.2 碎屑岩储层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成岩相研究进展10-11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11-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3-14
- 1.3.1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13
- 1.3.2 如何开展研究工作13
- 1.3.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 完成工作量14-15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5-19
- 2.1 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15-16
- 2.2 地层划分与特征16-17
- 2.3 研究区沉积环境简述17-19
- 第3章 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19-32
- 3.1 须家河组储层岩石学特征19-21
- 3.1.1 碎屑成分与岩石类型19-20
- 3.1.2 填隙物特征20-21
- 3.2 须家河组储层储集空间特征21-26
- 3.3 须家河组储层物性特征26-29
- 3.3.1 川南须家河组储层物性特征纵向对比26-27
- 3.3.2 川南须家河组储层物性特征横向对比27-29
- 3.4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29-32
- 3.4.1 岩石原始组分对储层的影响29-30
- 3.4.2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30-32
- 第4章 成岩作用与成岩相定量研究32-60
- 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32-44
- 4.1.1 压实(压溶)作用32-35
- 4.1.2 胶结作用35-41
- 4.1.3 溶蚀作用41-43
- 4.1.4 构造破裂作用43
- 4.1.5 交代作用43-44
- 4.2 储层孔隙演化与成岩阶段演化44-46
- 4.3 储层成岩相定量划分46-60
- 4.3.1 成岩作用的定量化46-48
- 4.3.2 须二段定量成岩相划分48-54
- 4.3.3 须四段成岩相定量研究54-57
- 4.3.4 成岩相分布控制因素57-60
- 结论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猛;樊新胜;孟军;陈丽霞;单代伟;徐彤;;四川须家河组地层特性及其与牙齿接触的仿真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12期
2 苟宗海;;四川彭州市白鹿乡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3期
3 苟宗海;四川彭州市白鹿乡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3期
4 陈国民;刘全稳;徐剑良;胡海涛;张学才;;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6年01期
5 肖芝华;谢增业;李志生;马成华;;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球化学;2008年03期
6 蒋裕强;葛忠伟;沈昭国;;五宝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构造-沉积体系[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7 马晋文;尹太举;易小会;刘忠保;施振生;连丽霞;;须家河组多物源的沉积物理模型设计[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5期
8 勾宗海;四川天全芦山宝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6年04期
9 李让彬;邹玉涛;段金宝;汪建辉;邓剑;;綦江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10 张鼐;田作基;吴胜华;毛光剑;脱奇;刘建宪;;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J];岩石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世伟;张廷山;王顺玉;陈晓慧;姜照勇;董同武;;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含气性初探[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徐明华;刘定锦;朱敏;张华军;蒙杉;;三维纵波裂缝检测技术预测川西南部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姜在兴;;四川盆地西部三叠系须家河组须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高晓辉;陶士振;李伟;杨家静;;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地质特征与控制因素[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晓辉;陶士振;;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四川盆地大川中合川—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成果[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7 公言杰;邹才能;陶士振;;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大气区形成、分布与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陆廷清;黄勇;;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段沉积环境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长林;桑宇;冉立;彭均亮;;四川盆地安岳须家河组储层岩石力学与地应力评价研究[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苏时才;陈杨;牟必鑫;;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选区[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家盆;须家河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周泽山;西南油气田须家河组——山川细流汇巨流[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记者 周泽山;须家河组储层成为四川天然气勘探新领域[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记者周泽山;须家河组规模效益开发瓜熟蒂落[N];中国石油报;2012年
5 记者 周泽山;四川油气田“聚焦”须家河组储层[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张学斌 帅利成;川东北须家河组首获工业气流[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记者 周泽山邋特约记者 李宽宇;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开发见成效[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周泽山 通讯员 李宽宇;广安气田须家河组气藏试采初判潜力较大[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李晖 陈介骄;加砂压裂在须家河组气藏取得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5年
10 周泽山 记者 杨晓;新“气王”勘探快马加鞭[N];四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娜;蜀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化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刚;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物质分布规律与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林世国;川西北部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肖玲;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测井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谢润成;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探井地应力解释与井壁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华启;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7 尚长健;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D];浙江大学;2013年
8 盘昌林;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艳芳;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英娇;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雨晴;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黄静;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梅华平;川东北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千佛崖组沉积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陈开研;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郝强;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罗乃菲;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晓春;安岳~简阳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叶艳;普光气田南部须家河组储层及裂缝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高拉凡;川中LNS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地震相-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锟;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相定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