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图文】:
第12期潘振等: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4405·图1全饱和条件下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中水分转化率[11]成速率增加。另外温度越低,多孔介质对于水合物成核速率的影响越明显。李明川等[13]也指出多孔介质会明显减少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并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缩短的时间越长。(2)大粒径有利于水合物生成WROTTESLEY[14]则通过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水合物更容易在较大的孔径中成核。TURNER等[15]的研究成果或许能够解释这一实验现象,他们通过实验认为晶核形成的尺寸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晶核形成的尺寸就会越校因此水合物若在较小的孔隙中形成,就需要更低的温度来形成小尺寸的晶核,即所需的温度条件相对苛刻。而水合物形成大尺寸晶核时由于所需的温度条件更容易达到,所以水合物更容易在大孔径中生成。CHONG等[16]采用了4种粒径不同的硅砂作为多孔介质进行水合物生成实验,发现硅砂粒径越小水合物越不易生成,且生成水合物的携气率越低。同时,SUN等[17]也指出相比于大孔径,小孔径的毛细管力更强,在降低水活度的同时不利于气体分子的扩散,阻碍了气体与水分子的接触,所以水合物会优先在毛细管力较弱的大孔径中生成。综上可知,对于同一种多孔介质而言,随着粒径变化,其表面积和毛细管力也会相应变化,而两者对于水合物生成速率的影响正好是相反的,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理论上应该存在一种临界尺寸,使得两者对于水合物生成速率的影响达到平衡。大于此临界尺寸的多孔介质由于毛细管力较小并且提供了一定的成核位置,使水合物生成速率加快;小于此临界尺寸时,根据小粒径能加快水合物生成的实验现象推断,应该是由于较大的表面积提供的成核位置占主导因素,?
衔锵嗥?衡条件影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这两点。(1)多孔介质环境下相平衡条件更苛刻李明川等[13]指出多孔介质的存在会使水合物生成的相平衡曲线向左上方偏移,即相平衡温度更低,压力更高,且介质粒径越小,对相平衡条件影响越大。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多孔介质孔隙会产生很强的界面张力和毛细管凝聚作用,从而导致水合物在其内的生成与在纯液态环境中的生成有很大差别。KANG[22]在硅胶中进行水合物相平衡研究时发现,硅胶在使水合物生成速率增大,气体消耗量增加的同时,会使相平衡的温度更低,,压力更高。如图2所示。他同时提到,由于实验所采用的硅胶粒图2不同粒径硅胶中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曲线[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维耀;黄延章;;多孔介质对气-液相变过程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1期
2 杨满平,李治平,李允,王正茂;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3年06期
3 佟曼丽;;聚合物稀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粘弹效应[J];天然气工业;1987年01期
4 张伟;郭平;邓生辉;;多孔介质中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5年06期
5 熊启勇;陈国锦;韩晓强;王雅静;;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地层多孔介质吸附特性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2005年01期
6 田园;叶慧平;汪周华;胡安鑫;管学军;;沥青在多孔介质中沉积过程数值模拟[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6期
7 汪伟英;多孔介质中沥青堵塞机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6期
8 燕良东;朱维耀;宋洪庆;;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体系析蜡实验[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6期
9 姚军辉;石勇;;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热力学模型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年01期
10 李亚军;姚军;黄朝琴;孙致学;;单裂缝多孔介质渗透特性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新龙;康毅力;游利军;;多孔介质孔隙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宋付权;刘慈群;张慧生;;变形多孔介质油藏三种渗流模型分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李兆敏;马天态;李宾飞;;氮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实验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贾善坡;王越之;陈卫忠;谭贤君;;变形多孔介质温度-渗流-应力完全耦合模型及有限元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冯春燕;孔瑛;蒋官澄;张玉忠;;多孔介质气湿反转材料的制备与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6 吕鑫;张健;姜伟;;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微管和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秦积舜;陈兴隆;张可;;CO_2-原油在多孔介质中复杂流态的运动方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谭文长;;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非定常流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正明;黄延章;尚根华;郝明强;;低渗透多孔介质中非线性渗流的流态与准数[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吴应湘;;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勘探及开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江书程;天然气水合物将走进我们生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张浩;俄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少勇;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终身成就奖和青年奖揭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4 张耀玲 张超越;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田东霖;我国在南海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中国海洋报;2007年
7 孙兴文;我国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郭图;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调查获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记者 李晓明;我国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记者 陈惠玲;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同军;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的分形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宁军;多孔介质内CO_2与油相态变化和渗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叶安平;多孔介质中CO_2-原油非平衡扩散理论与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石定贤;多孔介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婷;多孔介质流体输运中的井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Muhammad Irfan Ehsan;巴基斯坦近海莫克兰增生楔含水合物地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李广才;地震叠前AVO反演与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程传晓;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传热特性及对开采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朱一铭;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静动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元;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数值模拟及绳索取样钻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自浩;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分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汤凌越;多孔介质内油气混相与扩散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洋;地下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迁移过程仿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雷长征;饱和多孔介质介观尺度孔隙流的Lattice Boltzmann模拟[D];南京大学;2015年
5 高洪敬;无量纲毛细压力函数及毛细压力对流动特性影响的分形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彪;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在饱和油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吕勤;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丁士高;多孔介质中汽油燃烧实验与数值模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曾琦;真空带式微振泥浆筛脱水机理分析[D];长江大学;2017年
10 孙苗苗;油藏多孔介质中蒸汽流动与传热本构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556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5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