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波源零偏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与纵波联合反演初探
【图文】:
图1纵波源零偏VSP上行反射波场a第一种形式的上行反射横波;b第二种形式的上行反射横波sinα*/vS=sinβ*/vS(1b)对于上行转换横波,有:sinφ/vP=sinθ/vS(1c)根据上述公式,有:"=#,"*=#*,$>%。与上行反射纵波和上行转换横波相比,纵波源零偏VSP上行反射横波具有如下特点:1)对于上述第一种类型的上行反射横波,激发点和接收点与上行反射纵波完全相同;对于第二种类型的上行反射横波,转换点与上行反射纵波反射点不在同一位置,但比较接近。根据Snell定律,两者的传播路径基本相同,反射点位置相近,,2D地震成像范围基本相当(上行SV波成像范围小于上行P波成像),有利于对比分析纵、横波成像剖面,获得优于上行P波与上行SV波成像的对比效果。2)在观测井段之内,由纵波和横波初至得到的纵波时深关系和横波时深关系可以对同一地层上的纵波和横波反射进行精确的对比和标定,观测井段之下的地层可以通过上行反射波场的射线追踪进行比较精确的标定[18]。据此,可以将上行横波反射时间精确地转换到纵波反射时间(即将SS波旅行时间转换到PP波旅行时间),也可以将上述纵波和横波同时转换到深度域进行分析。3)由于激发、接收因素完全相同,因此上行反射纵波与上行反射横波成像及其属性剖面之间的对比分析完全可以排除采集因素及其传播路径的影响。1.3处理分析思路及实现方法根据纵波源零偏VSP上行横波的成因及特点,给出了纵波源零偏VSP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流程(图2)。首先利用波场分离方法分离
层可以通过上行反射波场的射线追踪进行比较精确的标定[18]。据此,可以将上行横波反射时间精确地转换到纵波反射时间(即将SS波旅行时间转换到PP波旅行时间),也可以将上述纵波和横波同时转换到深度域进行分析。3)由于激发、接收因素完全相同,因此上行反射纵波与上行反射横波成像及其属性剖面之间的对比分析完全可以排除采集因素及其传播路径的影响。1.3处理分析思路及实现方法根据纵波源零偏VSP上行横波的成因及特点,给出了纵波源零偏VSP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流程(图2)。首先利用波场分离方法分离出零偏VSP上、下行纵波和上、下行横波,根据实际地层复杂程度进行1D/2D地震成像处理[18](水平地层进行1D地震成像,复杂高陡地层进行1D和2D地震成像)。本图2纵波源零偏VSP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流程591第4期吴少军等.纵波源零偏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与纵波联合反演初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继先;曾旭;王文卓;张绍胜;郭泽清;孔骅;;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疏松砂岩地层生物气含气检测方法探讨[J];石油物探;2016年03期
2 尹继尧;钟磊;张吉辉;赵俊;张田;;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目标处理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6年03期
3 张涛;佘刚;李苗;艾合买提江;叶双江;;A油田白垩系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5年06期
4 陈占国;陈林;张卫红;;基于walkaround VSP的裂缝检测方法及应用[J];石油物探;2015年06期
5 梁向豪;罗斌;张新东;;复杂高陡构造零井源距VSP资料常速度梯度射线追踪法VSP-CDP成像[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2期
6 张山;张振国;杨军;;基于多方位非零偏三分量VSP的储层裂缝检测[J];石油物探;2011年06期
7 曹立斌;李亚林;梁波;吴战培;程莉莉;杨冬梅;;三分量VSP资料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8年01期
8 刘洋;张庆红;鲍磊英;魏修成;;陆上纵波源VSP资料中的纯横波(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7年03期
9 姚忠瑞;何惺华;;利用零偏VSP资料求取横波速度——以七北101井VSP测井为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2期
10 徐仲达,郝晓红,徐翔之,施荣富;用VSP数据中下行P-SV转换横波求取横波速度[J];石油物探;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少军;罗斌;陈元勇;吴健通;张文;章学岐;徐秋云;;纵波源零偏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与纵波联合反演初探[J];石油物探;2017年04期
2 谢会文;罗斌;许安明;尚江伟;顾成龙;陈维力;;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空变倾角时差校正及其处理技术[J];石油物探;2017年03期
3 吴子洋;张光斌;张小凤;;多方位波束形成井下噪声检测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6年06期
4 王云宏;刘永华;程建远;;基于双曲线校正的偏移距VSP速度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4期
5 张义楷;康安;闵小刚;李志明;李伟超;高慧君;;伊拉克米桑油田群Mishrif组MB_2~1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3期
6 陈占国;陈林;张卫红;;基于walkaround VSP的裂缝检测方法及应用[J];石油物探;2015年06期
7 王永刚;;集结科研生产最新成果,铸就油气物探一流平台——2014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04期
8 邓西里;李佳鸿;刘丽;任康绪;;裂缝性储集层表征及建模方法研究进展[J];高校地质学报;2015年02期
9 王维红;刘诗竹;裴江云;宋元东;;大庆油田M1井3D VSP成像方法与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1期
10 吕功训;刘合年;邓常念;陈仁金;;多方位非零偏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方法在阿姆河右岸裂缝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福兰;;南堡2号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叠前和叠后裂缝综合预测[J];石油物探;2013年01期
2 曾富英;张绍胜;孔骅;张秀平;李本亮;郭泽清;;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表层低速带引起的地震异常判识及消除[J];石油物探;2012年02期
3 刘振峰;曲寿利;孙建国;董宁;;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物探;2012年02期
4 李强;白超英;;复杂介质中地震波前及射线追踪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5 郭泽清;孙平;徐子远;张林;张绍胜;田继先;;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J];石油学报;2011年06期
6 尹志恒;狄帮让;李向阳;张征;魏建新;邓元军;;国外应用纵波各向异性技术检测裂缝的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1年30期
7 孔选林;唐建明;徐天吉;;曲率属性在川西新场地区裂缝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1年05期
8 黄跃;马昭军;甘其刚;李勇;;基于HTI介质理论的纵波速度分析方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杨威;贺振华;陈学华;;结构方位滤波在体曲率属性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1年01期
10 孙平;郭泽清;张林;张绍胜;田继先;孔骅;;柴达木盆地三湖北斜坡岩性气藏勘探与发现[J];中国石油勘探;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彦民,李学文;利用横波分裂研究生产矿井中小裂隙及含水地质体[J];中国煤田地质;2003年01期
2 黄中玉,赵金洲;正交基旋转的横波分裂检测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2期
3 黎书琴;李忠;张白林;;利用横波分裂预测裂缝[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S1期
4 毛慧玲;秦嘉政;;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横波分裂研究[J];地震研究;2011年01期
5 Du Xingxin ,汪鹏程;洛杉矶盆地的横波分裂[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2期
6 克兰平和洛弗尔;柳百琪;;地壳内横波分裂的十年:它意味着什么?能用它做些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办?(之一)[J];国际地震动态;1992年04期
7 克兰平;洛弗尔;柳百琪;;地壳内横波分裂的十年:它意味着什么?能用它做些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办?(之二)[J];国际地震动态;1992年05期
8 姚陈;王培德;陆玉美;陈运泰;;对大同地震横波分裂的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1992年03期
9 冯太林,谭东汉;用复分析检测垂直裂隙横波分裂的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1999年03期
10 李英康;;关于横波应用的三个问题的综述[J];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199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安宁;马在田;金胜汶;雷兵;曹景忠;;横波分裂参数的遗传算法反演[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侯安宁;马在田;;三分量VSP资料确定的地下裂缝[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李英康;;关于横波应用的三个问题的综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9)[C];1991年
4 薛梅;;横波分裂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闽峰;姚陈;;横波分裂快慢波相对到时差的理论计算[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张建利;王峗;张玉贵;;横波偏振方法在煤样超声测量实验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4年
7 王培德;姚陈;熊扬武;;利用横波分裂参数提取裂隙和应力变化的信息[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姚陈;王培德;陆玉美;陈运泰;;大同地震横波分裂随时间的变化[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9 姚陈;熊扬武;;横波分裂观测记录的合成地震图波形拟合[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熊扬武;姚陈;;横波分裂快慢波相对振幅比的观测解释[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利军;基于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研究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解建建;基于横波分裂分析的裂缝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红爱;转换横波分裂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管见;蒙古中部地区横波分裂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卞龙;横波分裂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周寅;基于横波分裂的裂缝属性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周建;苏南气田储层各向异性的偶极横波测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王凯;HTI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正演模拟及裂缝属性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吴松翰;EDA介质地震波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及结果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7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5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