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地区张扭性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及油气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16 07:58
【摘要】:为搞清港中地区帚状断裂体系内部的展布规律及细节、研究断裂体系与有利砂体平面展布关系及成藏关系,通过对歧口凹陷港中地区张扭性帚状断裂细节描述,并结合地震资料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目标处理技术、特征值相干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含油气检测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港中张扭性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的认识。该帚状断裂系总体发育三级,具有逐级发育、分级控藏的特点,按此观点再进行精细研究,在港中地区老油田发现了新的圈闭,并获得钻探证实。
【图文】:
造、岩性变化以及介质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引起地震波旅行时偏离双曲线关系,尤其是远炮检距非双曲线现象更加明显。常规叠前时间偏移不能解决这种各向异性问题,有必要采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来解决。考虑到各向异性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可以把远炮检距道的同相轴校平,得到共反射点(CRP)道集,既有利于叠前属性的研究,又能为叠加提供更多的叠前信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港中复杂断裂带的成像精度,主断层断面清晰、断层切割关系明确,断点干脆(图2)。图2新老地震资料效果对比2.2特征值相干技术断层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变形,断层控制着地层的沉积和圈闭的形成,也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断层解释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地质结构的认识、圈闭的评价和储量的估算直至开发井位部署。理论上说,三维地震数据体能够完整地反映地下结构的全面反射特征。当地下存在断层或地层不连续变化时,局部一些地震道的反射特征与其附近的地震道的反射特征相比就会出现差异,即反射波波形相似性变差,导致地震道间局部的不连续性。通过计算各地震道间的方差或相干度,即可检测出断层和地层不连续变化的信息。而常规相干体的计算都是基于三维地震振幅数据体的计算,主要利用地震数据多道相似性提取相干系数数据体,并通过立体、平面、剖面包括沿层面、切片等显示,突出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在显示上强调不相关异常。特征值相干分析的前提是假设地层连续分布,相邻地震道及相邻测线之间的地震波形是相似的,地震波即使有变化也是渐变的。当地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如断层、尖灭、侵入、变形等,会导致地震波形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缘相似性的突变。通过特征值相干体多维显示,可以辨别出与断裂构造、沉积地层甚至
系数数据体,并通过立体、平面、剖面包括沿层面、切片等显示,突出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在显示上强调不相关异常。特征值相干分析的前提是假设地层连续分布,相邻地震道及相邻测线之间的地震波形是相似的,地震波即使有变化也是渐变的。当地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如断层、尖灭、侵入、变形等,会导致地震波形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缘相似性的突变。通过特征值相干体多维显示,可以辨别出与断裂构造、沉积地层甚至地层物性变化等有关的地质目标。在港中地区应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刻画断裂平面展布(图3)。图3港中地区特征值相干切片2.3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是充分利用各种可视化解释手段,把描述物理现象的数据转化为图形、图像,并运用颜色、透视、动画和观察点的实时改变等视觉表现形式,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地质结构空间分布的一种技术[5]。通过层位自动追踪及多角度立体显示,可展示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常规的剖面解释仅能从一个纵剖面上或横切片上进行构造解释,而可视化解释技术是用三维计算机图形去表达和分析充满三维空间数据的现象,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工作站的可视化显示功能,对地震数据进行三维数据体的解释。在常规地震解释过程中,通常进行断层组合的主观因素较大,存在多解性。而在利用三维数据体进行解释时,可利用多种属性数据体进行综合可视化解释,有助于减少断层和岩性解释的多解性。图4为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解释的港中地区帚状断裂系特征图。图4港中地区断裂三维可视化演示3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及油气意义3.1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港中地区断裂受渤海湾盆地张扭性构造运动环境的影响发育了一组由西向东逐渐撒开的断层,呈现复杂的帚状
本文编号:2561739
【图文】:
造、岩性变化以及介质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引起地震波旅行时偏离双曲线关系,尤其是远炮检距非双曲线现象更加明显。常规叠前时间偏移不能解决这种各向异性问题,有必要采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来解决。考虑到各向异性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可以把远炮检距道的同相轴校平,得到共反射点(CRP)道集,既有利于叠前属性的研究,又能为叠加提供更多的叠前信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港中复杂断裂带的成像精度,主断层断面清晰、断层切割关系明确,断点干脆(图2)。图2新老地震资料效果对比2.2特征值相干技术断层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变形,断层控制着地层的沉积和圈闭的形成,也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断层解释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地质结构的认识、圈闭的评价和储量的估算直至开发井位部署。理论上说,三维地震数据体能够完整地反映地下结构的全面反射特征。当地下存在断层或地层不连续变化时,局部一些地震道的反射特征与其附近的地震道的反射特征相比就会出现差异,即反射波波形相似性变差,导致地震道间局部的不连续性。通过计算各地震道间的方差或相干度,即可检测出断层和地层不连续变化的信息。而常规相干体的计算都是基于三维地震振幅数据体的计算,主要利用地震数据多道相似性提取相干系数数据体,并通过立体、平面、剖面包括沿层面、切片等显示,突出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在显示上强调不相关异常。特征值相干分析的前提是假设地层连续分布,相邻地震道及相邻测线之间的地震波形是相似的,地震波即使有变化也是渐变的。当地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如断层、尖灭、侵入、变形等,会导致地震波形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缘相似性的突变。通过特征值相干体多维显示,可以辨别出与断裂构造、沉积地层甚至
系数数据体,并通过立体、平面、剖面包括沿层面、切片等显示,突出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在显示上强调不相关异常。特征值相干分析的前提是假设地层连续分布,相邻地震道及相邻测线之间的地震波形是相似的,地震波即使有变化也是渐变的。当地层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变化时,如断层、尖灭、侵入、变形等,会导致地震波形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缘相似性的突变。通过特征值相干体多维显示,可以辨别出与断裂构造、沉积地层甚至地层物性变化等有关的地质目标。在港中地区应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刻画断裂平面展布(图3)。图3港中地区特征值相干切片2.3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是充分利用各种可视化解释手段,把描述物理现象的数据转化为图形、图像,并运用颜色、透视、动画和观察点的实时改变等视觉表现形式,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地质结构空间分布的一种技术[5]。通过层位自动追踪及多角度立体显示,可展示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常规的剖面解释仅能从一个纵剖面上或横切片上进行构造解释,而可视化解释技术是用三维计算机图形去表达和分析充满三维空间数据的现象,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工作站的可视化显示功能,对地震数据进行三维数据体的解释。在常规地震解释过程中,通常进行断层组合的主观因素较大,存在多解性。而在利用三维数据体进行解释时,可利用多种属性数据体进行综合可视化解释,有助于减少断层和岩性解释的多解性。图4为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解释的港中地区帚状断裂系特征图。图4港中地区断裂三维可视化演示3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及油气意义3.1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港中地区断裂受渤海湾盆地张扭性构造运动环境的影响发育了一组由西向东逐渐撒开的断层,呈现复杂的帚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宏恩;陈新蔚;杨梅珍;徐丹丽;;西准达尔布特南东部包古图构造块体构造格架形成初探[J];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05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256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6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