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田水新型阻垢剂的研究与应用
【图文】:
为提高气田的采收率,实现老气田的稳产和复产,普遍采用排水采气工艺生产。气田水中含有大量结垢离子、腐蚀性离子和H2S、CO2酸性气体,矿化度高,腐蚀性强。排水采气及气田水输送处理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下降,大量H2S和CO2溶解气体从水中逸出,原平衡条件发生变化,极易形成碳酸盐和硫酸盐沉淀,并借助泥砂和腐蚀产物等晶核附着在管道内壁,造成地面设备及输送管线发生结垢堵塞[1-2]。高温气井排水采气及气田水输送对地面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气田水温度高,机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直接输送会对周围农作物造成影响,必须采取降温措施;二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气田水结垢更为严重。气田水结垢不仅会导致井站设备及管线堵塞,冷却设备无法降温,转水泵无法正常运转,还会因腐蚀穿孔和爆管带来安全与环保问题,给气井排水采气及气田水输送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为解决高温气田水的结垢与腐蚀问题,各生产作业区采取了加注缓蚀阻垢剂、安装强磁防垢装置、将金属材质管道更换为非金属材质等多种措施。现有缓蚀阻垢剂在60℃以上高温条件下的阻垢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高温气田水防垢需要,只能定期进行化学清洗除垢或更换设备及管线,导致设备维修及更换等生产成本大幅增加。1现场气田水水样及垢样的组成分析现场水样和垢样取自川渝气田WY001-H1井和TD90井高温排水采气井站。参照SY/T5523-2016《油气田水分析方法》和SY/T0600-2009《油田水结垢趋势预测》标准进行现场水样和垢样的组成
表3阻垢剂CT4-37的理化性能指标Table3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scaleinhibitorCT4-37项目指标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pH值(1%的溶液)≥2.0密度(20℃±5℃)/(g·cm-3)1.15~1.20阻垢率/%≥953新型阻垢剂的性能评价3.1阻垢性能评价方法采用静态沉淀法,参照SY/T5673-1993《油田用防垢剂性能评定方法》进行碳酸钙垢和硫酸钙垢的阻垢性能评价。根据不同结垢类型,配制不同水质的模拟气田水,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后,测定未加阻垢剂及加注不同浓度阻垢剂后水中结垢离子的变化,根据测定结果计算阻垢剂的阻垢率。3.2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1)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实验用模拟气田水水质分析结果见表4。表4碳酸钙垢阻垢性能评价摸拟气田水水质分析结果Table4Waterqualityanalysisresultsofsimulationgasfieldwaterforcalciumcarbonatescaleinhibitionperformanceevaluationmg/LpH值ρ(Na+)ρ(Ca2+)ρ(Mg2+)ρ(Cl-)ρ(SO2-4)ρ(HCO-3)矿化度6.301398316532172360010.1267242130(2)与常用阻垢剂性能对比评价结果。实验对比评价了70℃下,新型阻垢剂CT4-37和目前油气田常用的几种阻垢剂对上述模拟气田水碳酸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培正;包秀萍;郭丽梅;刘敏;;油田水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杭州化工;2009年01期
2 王吉龙,王亭,郦和生,谭天伟;含膦酰基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4年09期
3 周厚安;油气田开发中硫酸盐垢的形成及防垢剂和除垢剂研究与应用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9年03期
4 张宏祥;;气井排水采气过程中碳酸钙垢的形成与防止[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静;;一种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反应条件的确定[J];辽宁化工;2017年04期
2 高纪超;;硫酸钡阻垢剂新型快速室内评价方法[J];石化技术;2017年03期
3 周厚安;冷雨潇;刘友权;朱庆;刘德华;周渝;;高温气田水新型阻垢剂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7年01期
4 荆国林;唐曼;叶萍;张明东;;大庆油田化学防垢剂优选[J];化工科技;2016年06期
5 王伟华;龙永福;徐艳丽;韩涛;陈世军;;红井子作业区腐蚀结垢机理及阻垢缓蚀剂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年16期
6 铁成军;张建华;董立超;师涛;顾中波;李卫民;;共聚物阻垢剂MA/AM/HPA的性能[J];油田化学;2015年04期
7 赵夏冰;尹晓爽;杨文忠;;亚甲基膦酸型水处理剂对硫酸锶阻垢性能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5年12期
8 田宇;谢进宜;王吉;;新型硫酸钡锶垢阻垢剂的制备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5年28期
9 邹龙生;唐婧;黄宇;张剑;;机械蒸汽压缩技术抑制污垢的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10 张玉玲;李伟;赵彩霞;刘晓冬;黄宇;;PAL与PASP对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对比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利;梅超群;赵秋伶;刘志强;;国内阻垢剂研究现状及展望[J];化学工程师;2007年04期
2 荆国林;赵海;王晓玉;;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年01期
3 王忠辉;;MA-SAS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剂在现场应用的适用性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S1期
4 周伟生;杜启云;于瑞香;张磊;魏文宇;;聚环氧琥珀酸在反渗透系统中阻垢效果的评价[J];工业水处理;2006年10期
5 徐春菊;王慧龙;辛剑;;绿色水处理剂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6年09期
6 王永丽;黄少斌;;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机理[J];广东化工;2006年08期
7 侯振宇;张秋禹;李丹;袁定重;;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年02期
8 陈前银;;钡锶垢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9 王秋霞;尚跃强;刘冬青;曹秋芳;孟秋玉;;胜利油田硫酸钡锶垢阻垢剂BR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年06期
10 刘丽慧,赵景茂,熊金平,左禹;钡锶垢阻垢剂AMHE的阻垢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成凤,李义久;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02年18期
2 李艳丽,周柏青,施有弟,王晓伟;反渗透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4年03期
3 张冰如,欧阳清华,李风亭;快速评价反渗透专用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实验技术[J];膜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4 李冬,董鸿志,张利辉,郭茹辉,张彦河,田彩莉,刘振法;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石华前;夏世斌;;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6 舒红英;唐星华;覃毅;;无磷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6年03期
7 蒋皎梅;陈国松;张红漫;张之翼;;循环冷却水中阻垢剂用量的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01期
8 李伟超;吴晓东;刘平;张贵才;葛际江;;油田用阻垢剂评价研究[J];钻采工艺;2007年01期
9 张洪利;梅超群;赵秋伶;刘志强;;国内阻垢剂研究现状及展望[J];化学工程师;2007年04期
10 田彩莉;姜红静;杨维之;刘振法;高玉华;;适用于高硬度水质的反渗透阻垢剂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彩莉;刘振法;高玉华;吴运娟;;一种新型环保高效反渗透阻垢剂[A];2008年中国精细化工协会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蓉蓉;陈浩;李建玺;姜国策;张小刚;郭焱;;海水循环冷却系统阻垢剂单体阻垢性能试验研究[A];2008年中国精细化工协会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吉卫;;一种绿色环保高效膜用阻垢剂[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彭福兵;;“环境友好”可生化降解的新型增强型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的研究[A];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靳晓霞;王会;滕厚开;;有机膦类阻垢剂抑制硫酸钙垢行为的研究[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霍宇凝;陆柱;;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7 李凡修;辛焰;陈武;;共聚物类阻垢剂的研制进展[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8 霍宇凝;陆柱;;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周伟生;吕勇;齐登谷;;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实验室评价[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闫岩;;硅垢阻垢剂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葛军 于海龙;中铝山东企业研发“新型阻垢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反渗透除污阻垢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刘宽胜;我压缩机阻垢剂跻身国际前列[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刘宽胜;国产碱性阻垢剂保装置低耗稳运[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咏红;聚环氧琥珀酸反渗透阻垢剂绿色化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伟生;反渗透膜用药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本高;炼化装置循环冷却水质特性与水处理效果的关系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曹生现;冷却水污垢对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夏明珠;膦酰基羧酸的合成与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昌诚;绿色膜用阻垢剂的制备与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鑫;一种新型环境友好高效卤水阻垢剂[D];山东大学;2015年
3 梁兆燕;循环冷却水中聚合物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吕娜;二元MA-AMPS共聚物与有机膦酸PBTCA复配的新型阻垢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刘亦畅;膦酰基羧酸类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马锋;CO_2驱结垢趋势及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鞠雪松;阻垢剂存在下CaCO_3污垢对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赵俭;磺酸类阻垢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9 冯露;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俊伟;双极性脉冲磁场装置研制及阻垢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66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6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