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新型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发布时间:2020-01-27 16:46
【摘要】: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CO2通常作为油气伴生气存在于油气中,引起生产设施的严重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威胁生产安全,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油气水平衡状态的变化,容易在油套管、地下设备及集输管路发生无机盐类的沉积,堵塞管路,影响原油生产,造成油气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益。添加阻垢剂和缓蚀剂是解决油田腐蚀结垢问题的有效方法,单一的缓蚀剂或阻垢剂往往不能同时解决腐蚀和结垢的问题或者效果不佳,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垢剂和缓蚀剂进行复配,能够发挥药剂间的协同效应,提高缓蚀和阻垢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药剂的用量。为此本文将实验室自制的咪唑啉双季铵盐类缓蚀剂(A)、聚天冬氨酸(PASP)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进行复配,研制出了一种低磷的、环境友好型复配阻垢缓蚀剂,同时对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阻垢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该复配阻垢缓蚀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咪唑啉双季铵盐类缓蚀剂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而HEDP和]PASP仅需很小的用量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阻垢效果,同时兼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最佳质量比为A:HEDP:PASP=100:3:2,即最佳配方为a3b2c1。(2)25℃、40℃、60℃、80℃四个温度下,在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添加量小于120 mg·L-’时,缓蚀率逐渐增大,超过120 mg·L-1时缓蚀率基本保持不变。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率随温度增加逐渐减小,四个温度下阻垢率随浓度增加普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在150 mg·L-1时阻垢率均达到85%以上。基于经济性考虑,在保证缓蚀阻垢效果的基础上,选取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20mg·L-1。(3)通过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研究了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添加复配阻垢缓蚀剂后,X65钢的自腐蚀电位均明显正移,且正移的幅度随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大;阴极和阳极反应作用系数均小于1,且fa要远小于fc,说明该复配阻垢缓蚀剂是一种典型的阳极型缓蚀剂。交流阻抗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60℃和80℃四个温度下,复配阻垢缓蚀剂分子均可以吸附在X65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抑制X65钢的腐蚀。不同浸泡时间的交流阻抗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复配阻垢缓蚀剂在X65钢表面形成的吸附膜经历生长和衰减的过程,且可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缓蚀率。X65试样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25℃、40℃、60℃和80℃四个温度下,不添加阻垢缓蚀剂时X65钢在60℃腐蚀最严重,添加复配阻垢缓蚀剂可以对X65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通过电导率法、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机理。电导率法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钙结晶过程可以分成晶核形成和晶粒长大两个过程,复配阻垢缓蚀剂可以延长反应的诱导期并主要通过抑制晶核形成过程来减缓碳酸钙垢的生成,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较小。CaCO3垢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垢缓蚀剂的加入使碳酸钙晶体由方解石向文石及球霰石转变。CaCO3垢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垢缓蚀剂能够促进球霰石和文石的形成,抑制方解石的形成,从而使碳酸钙的晶型发生改变,达到阻垢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9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陈新萍,梁利民;绿色化学与阻垢缓蚀剂[J];化学与粘合;2001年04期

2 ;可生物降解的阻垢缓蚀剂[J];石油钻探技术;2002年03期

3 武丽丽;仪器分析在聚合物类阻垢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J];山西化工;2003年01期

4 杨知文;王磊;张继顺;郭精瑞;常太华;;变频电子阻垢技术的工业应用[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6年05期

5 胡晓静;刘振法;武秀丽;张利辉;;冷却水用无磷阻垢缓蚀剂的研制[J];化工进展;2009年S2期

6 曾德芳;肖建国;;一种无磷环保型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J];清洗世界;2010年03期

7 袁文芹;;高效、耐氯循环水阻垢缓蚀剂的研制[J];江西化工;2010年03期

8 郝善奎;;一种新型高效阻垢缓蚀剂的研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清;;低磷阻垢缓蚀剂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1年03期

10 陈桂红;金盛;;1种新型低硬度循环冷却水阻垢缓蚀剂的应用[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董兆祥;董钢;胡鹏;;多功能阻垢缓蚀剂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A];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胡晓静;刘振法;武秀丽;张利辉;;冷却水用无磷阻垢缓蚀剂的研制[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3 吴宇峰;曾凡亮;杜林琳;耿庙洪;;荧光示踪型无磷阻垢缓蚀剂的研究[A];苏、冀、皖、赣、鄂石油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茵;刘云利;李春新;巨雪霞;李丽丽;;膦酰基羧酸共聚物阻垢缓蚀剂的研究开发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姬晓慧;周柏青;;新型阻垢缓蚀剂XD-2在循环冷却水中的性能研究[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曙光;王晶;雷武;夏明珠;王风云;;PBTCA及其同分异构体阻垢缓蚀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宏;;循环水阻垢缓蚀剂在新昌电厂的应用[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政修;陈振华;;采用中水做为公司循环冷却水补水的试验研究[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25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敬彩;新型多功能阻垢缓蚀剂上市[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邯郸市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 董兆祥;多功能阻垢缓蚀剂成节水“利器”[N];中国电力报;2013年

3 钱大新;ZH345SJ荧光示踪型阻垢缓蚀剂[N];中国石化报;2003年

4 实习记者 马守贵;精细化工展凸显绿色科技主题[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建平;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振法;聚天冬氨酸基阻垢分散剂及其与磁场协同阻垢作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曙光;有机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军;天然气处理厂循环水系统阻垢缓蚀机理及优化设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谷倩倩;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氮氧化物含量测定及阻垢缓蚀性能量子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晓辰;高温下高盐油田污水脱盐处理阻垢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旭;电厂循环冷却水垢晶体分析及阻垢机理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5 孙玮玮;绿色环保阻垢缓蚀剂的优化配置[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任元明;新型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李艳红;有机膦阻垢缓蚀剂及其在磁化水中的阻垢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芳婷;复合阻垢缓蚀剂的阻垢缓蚀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郜文斌;含膦阻垢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吴玉勇;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复合阻垢缓蚀剂性能及缓蚀机理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3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3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