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油田水处理剂评价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06 00:19
【摘要】:孤东油田地层性质和原油性质都比较复杂。为了稳定原油产量,油田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的采油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方法。新的采油技术的实施为油田的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上各种措施多采用化学的方法,当各种化学剂注入地层后,使得油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得更加复杂,原油中非烃化合物及金属、杂原子含量增加,增加了原油脱水的难度,最终影响水质和注水效果。同时由于注入水中各种药剂的相互作用,使聚合物发生降解,影响了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致使聚合物驱效果大大下降。由于水质的影响,部分注水井发生堵塞现象,至使注水压力升高,吸水指数下降,注水效果减弱。目前从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孤东油田六个注水站的水质指标都没有达到所对应区块要求的标准,特别是悬浮固相颗粒含量、污油含量、细菌含量、腐蚀率严重超标。因此,水质改善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孤东油田注水系统的生产特点,分析各项水质指标在目前生产条件下未能达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制定出来的水质指标出发,结合目前现场水处理化学药剂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水处理化学药剂应用情况,进行注水系统水质改善化学药剂评价及优化,最终制定出不同联合站达到不同水质指标要进行的水处理化学药剂应用方案。
【图文】:
图 2-1 双电层Figure 2-1 Double electric layer反离子的电荷及浓度越高, 电位就越低。降低 电位可导致颗粒凝聚,这可以通过例如改变 pH 或改变离子的种度来达到,更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加进高电荷的反离子来降低 电位[6]。因了使己分散的固体颗粒迅速凝聚,可以加入一些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双电子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使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最后达7]。也可以加入带有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作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电解质使双电子层的有效厚度减小,也即上述的电子层,使胶体凝聚。②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可以把这类聚电解质的絮凝作用简化地看成带有多个负
反离子的电荷及浓度越高, 电位就越低。降低 电位可导致颗粒凝聚,这可以通过例如改变 pH 或改变离子的种类度来达到,更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加进高电荷的反离子来降低 电位[6]。因此了使己分散的固体颗粒迅速凝聚,可以加入一些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双电子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使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最后达到[7]。也可以加入带有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作用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电解质使双电子层的有效厚度减小,也即上述的压电子层,使胶体凝聚。②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可以把这类聚电解质的絮凝作用简化地看成带有多个负电卷曲的线状分子,,在分子主链上的数个部位被固体颗粒所吸附,就象在这些微粒之间架起桥似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7.61
本文编号:2576759
【图文】:
图 2-1 双电层Figure 2-1 Double electric layer反离子的电荷及浓度越高, 电位就越低。降低 电位可导致颗粒凝聚,这可以通过例如改变 pH 或改变离子的种度来达到,更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加进高电荷的反离子来降低 电位[6]。因了使己分散的固体颗粒迅速凝聚,可以加入一些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双电子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使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最后达7]。也可以加入带有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作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电解质使双电子层的有效厚度减小,也即上述的电子层,使胶体凝聚。②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可以把这类聚电解质的絮凝作用简化地看成带有多个负
反离子的电荷及浓度越高, 电位就越低。降低 电位可导致颗粒凝聚,这可以通过例如改变 pH 或改变离子的种类度来达到,更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加进高电荷的反离子来降低 电位[6]。因此了使己分散的固体颗粒迅速凝聚,可以加入一些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双电子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使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最后达到[7]。也可以加入带有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作用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电解质使双电子层的有效厚度减小,也即上述的压电子层,使胶体凝聚。②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絮凝剂可以把这类聚电解质的絮凝作用简化地看成带有多个负电卷曲的线状分子,,在分子主链上的数个部位被固体颗粒所吸附,就象在这些微粒之间架起桥似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芳;黄玲;刘涛;胡裕龙;;硫酸盐还原菌杀菌剂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9年02期
2 林莉;;聚硅酸铝盐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4期
3 王慧;李东胜;;缓蚀剂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J];广州化工;2006年03期
4 商燕红;;孤东油田污水对聚合物粘度影响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5 刘国荣,徐群,左海强;油田含聚污水絮凝处理技术研究[J];流体机械;2005年10期
6 袁敏,贾忠伟,袁纯玉;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影响因素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7 姚兰,孙春红,苏延昌;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驱油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3期
8 武明鸣,赵修太,邱广敏,张国荣,刘高友;驱油聚合物水溶液粘度影响因素探讨[J];河南石油;2005年02期
9 杨开,康健雄,张永波,吕斌,王宏宇;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污水强化一级处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10 牛金刚,孙刚,高飞;油田产出污水配制聚合物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束松矿;含聚污水除油剂的研制和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6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