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416-67区块周期注水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7:23
【摘要】:敖416-67区块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境内,属敖南油田,地理位置上处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之中,是其中的大庆长垣、三肇凹陷和古龙凹陷三个二级构造带的相交地带。目标开发层段为白垩系下统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该区块所辖面积63km2,共有油井439口,水井146口,直井平均单层砂岩厚度1.2m,有效厚度0.8m,属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本文针对该区块油井受效不均,见水具有明显方向性及油井产量低的问题对该区块进行周期注水方式研究。本文通过运用Petrel软件对该区块断层、层面、沉积相、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以及裂缝建立地质模型。并针对该区块双孔双渗的地质特征,采取真实层位2倍的模拟层位进行数值模拟。以Petrel建立的地质模型的成果为起点,通过Eclipse对粗化后的网格属性进行模拟。按照实际生产情况统计该区块的油藏参数及动态数据进行模拟,并对该区块历史分层注水处理方法、地质储量以及含水率、产液量、注入量、累计产油量、单井动态参量进行拟合,保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利用建立的数模,对该区块周期注水方案进行优选,通过水井平面井网组合方式、注水周期以及注水强度三个方面,确定最优的注水方案,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入产出比提高了0.58。本文通过对该区块周期注水方式的研究,对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周期注水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文】:
段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沉积相二三Kly2+3 100 该组中存在黑灰色、灰绿、深灰泥岩半深湖相一 Kly1 70顶层由粉砂岩和黑泥岩组成,下部主要由绿灰泥岩、深灰岩组成三角洲相二三Klqn2+3 384 该组中主要由深灰色泥岩和灰黑色泥岩组成。深湖相一 Klqn1 69底部主要由黑色油页岩组成,而在虫层是由黑色介形虫层组成。深湖相四 Klq4 100该组主要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绿灰色泥岩组成河流相三 Klq3 214该组主要又粉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绿灰色泥岩组成河流相田的目标开发层段为白垩系下统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葡萄花期姚家组一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从 7m 到 49m 不等,从东南到厚的特征。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岩性上主要包括一套由灰绿色泥岩、灰色粉砂岩与过渡岩层的成分组成,在该变现的电阻率曲线数值分析图形呈现尖峰状或者锯齿状。而在上部夹层中主要由灰泥岩构成,厚度 10~20m 不等,为葡萄花油层顶界的明显标志层,也为葡萄花油创良好的储存条件。葡萄花油层下伏的青山口组顶部,也发育了一套稳定的暗色泥岩在松辽盆地构造分区图(图 1-2)上可以发现,敖南油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松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之中,是其中的大庆长垣、三肇凹陷和古龙凹陷三个二级构造带交地带。大庆长垣地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沉积,,而敖南地区从北到南依次为洲内前缘与三角洲外前缘相。敖南沉积始于四方台组沉积,终于明水组末期,最终了现今的敖南鼻状构造。其西侧为这一构造的沉降中心,葡萄花构造北侧连接着敖鼻状构造,南侧连接着敖南鼻状构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6
本文编号:2590476
【图文】:
段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沉积相二三Kly2+3 100 该组中存在黑灰色、灰绿、深灰泥岩半深湖相一 Kly1 70顶层由粉砂岩和黑泥岩组成,下部主要由绿灰泥岩、深灰岩组成三角洲相二三Klqn2+3 384 该组中主要由深灰色泥岩和灰黑色泥岩组成。深湖相一 Klqn1 69底部主要由黑色油页岩组成,而在虫层是由黑色介形虫层组成。深湖相四 Klq4 100该组主要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绿灰色泥岩组成河流相三 Klq3 214该组主要又粉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绿灰色泥岩组成河流相田的目标开发层段为白垩系下统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葡萄花期姚家组一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从 7m 到 49m 不等,从东南到厚的特征。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岩性上主要包括一套由灰绿色泥岩、灰色粉砂岩与过渡岩层的成分组成,在该变现的电阻率曲线数值分析图形呈现尖峰状或者锯齿状。而在上部夹层中主要由灰泥岩构成,厚度 10~20m 不等,为葡萄花油层顶界的明显标志层,也为葡萄花油创良好的储存条件。葡萄花油层下伏的青山口组顶部,也发育了一套稳定的暗色泥岩在松辽盆地构造分区图(图 1-2)上可以发现,敖南油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松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之中,是其中的大庆长垣、三肇凹陷和古龙凹陷三个二级构造带交地带。大庆长垣地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沉积,,而敖南地区从北到南依次为洲内前缘与三角洲外前缘相。敖南沉积始于四方台组沉积,终于明水组末期,最终了现今的敖南鼻状构造。其西侧为这一构造的沉降中心,葡萄花构造北侧连接着敖鼻状构造,南侧连接着敖南鼻状构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益提高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4期
2 柳朝阳;封宇航;鲍惷;;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2期
3 袁波;李建林;温敏;;低渗透油田开发新工艺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3期
4 陈颖;彭倩;王金钊;陈永志;;周期注水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7期
5 张承丽;宋国亮;魏明国;殷代印;;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海涛;;间歇电加热技术现场试验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8期
7 何秋轩,阮敏,王志伟;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2期
8 丁云宏,陈作,曾斌,王欣;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J];石油学报;2002年02期
9 彭仕宓,尹志军,常学军,郝建明;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新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5期
10 孙卫,王洪建,吴诗平,陈杨艾,朱永贤,元连喜;三间房组油藏沉积微相及其对注水开发效果影响研究[J];沉积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辉红;大庆长垣东部葡萄花油层储层参数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2 彭洪超;他拉哈西地区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