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拗陷中段海相油气输导系统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20:16
【摘要】:利用钻井、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表露头,研究川西拗陷中段海相油气输导系统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1)川西拗陷中段海相不整合面输导系统主要存在于震旦系灯影组顶部桐湾期不整合面、二叠系底部加里东期不整合面、中二叠统顶部东吴期不整合面,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印支期不整合面。研究认为灯影组顶不整合面具溶蚀孔洞特征,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具填平补齐特征,茅口组顶不整合面具微裂缝发育特征,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具局部分布特征和风化溶蚀特征。其中在川西拗陷中段南部存在震旦系不整合面和加里东期不整合面重合区域,在该区域不整合面上油气的侧向运移能力最强,为研究区内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最有有利区域,其次为灯影组顶不整合面,茅口组顶不整合面和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为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调整提供了条件,油气主要沿不整合面横向运移至构造高部位。(2)川西受龙门山侧向挤压应力作用,发育逆冲断层和反向逆冲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三角构造带,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在拗陷内发育多级断裂,以关口-大邑断裂和章明-彭州隐伏断裂为主干断裂,承担大部分的油气运移任务,多级断裂的发育与组合模式构造了川西特有的立体网状断裂输导系统。断裂输导系统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最发育,雷口坡组顶部次之,灯影组顶部发育最少。研究认为,在石板滩附件存在横向断层,即构造转换带,走向北西-南东向,构造转换带的存在可能将大邑构造和与之北东方向的彭州构造,鸭子河构造隔离开来,造成大邑构造的成藏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彭州构造带位置,深大断裂的存在直接沟通了烃源岩与储集层,油气可沿断层从深层垂向运移至浅层储集,鸭子河构造带阶梯状断层的存在,可间接将烃源岩与储层联系起来。断裂输导系统使天然气纵向长距离运移成为可能,它的存在将下伏生成的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成为可能。(3)川西拗陷内发育多套优质储集层,受岩性约束,油气在储层内主要沿渗透率高、孔隙大的区域运移。总结已有勘探成果,结合储层发育规律,认为在储集层内油气主要沿金马-鸭子河构造带,孝泉-新场构造带和德阳-广汉斜坡带的方向运移至构造高部位。(4)通过分析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对彭州构造成藏过程进行解剖,认为受早期未有大断裂断穿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膏盐岩的影响,雷口坡组内天然气具充注较晚特征,造成现今未在雷口坡组内发现沥青。通过制作平衡地质剖面,认为现今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内形成的气藏是在早白垩世时,断裂输导系统发育,雷口坡组开始与下覆地层沟通,气沿断裂从深层向上运移至其中,并在层内沿不整合面侧向调整至构造高点。深层形成的古油气藏在断裂输导系统的作用下沿断层向上运移至合适的储层内,并沿各大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聚集形成次生油气藏。彭州雷口坡组气藏的形成可能就属于这种范畴。
【图文】:
量的 28.7%(刘树根,2013),表明四川盆地的勘探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对川西拗陷而言,自 1972 年发现中坝气田以来,拗陷内发现了一批含油气构造。在第三次油气资料评价中,认为川西拗陷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高达(19000-27000)×108m3。现已在川西拗陷北段双鱼石构造双探 1 井茅口组获 131.03万方/天天然气,双探 3 井栖霞组获 41.86 万方/天天然气,九龙山构造龙探 1 井栖霞组获 115 万方/天气流,龙 4 井茅口组获 38.9 万方/天气流。川西拗陷南段汉王场构造带汉深 1 井茅口组产微气,周公山构造带周公 1 井二叠系玄武岩获 50万方/天。川西拗陷中段老关庙构造关基井茅口组获 4.88 万方/天气流,2010 年在孝泉-新场构造带川科 1 井雷口坡组获 86.8 万方/天气流,在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测试,日产天然气在 400m3(许国明等,2012)。2012 年,新深 1 井测试产气68 万方/天,2014 年在金马-鸭子河构造带彭州 1 井雷口坡组获 115 万方/天,无阻流量高达 330.4 万方/天(徐天吉,,2017),鸭深 1 井雷口坡组获 83 万方/天,羊深 1 井雷口坡组获 104 万方/天气流。川西拗陷中段雷口坡组天然气一次又一次的勘探成功表明该区油气勘探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图 1-1)。
图 2-1 区域地质图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四川盆地为多旋回复合叠加盆地,形成演化具明显阶段性(杨克明等,2016)。震旦纪晚期桐湾运动造成扬子克拉通隆升,上震旦统灯影组(Z2dn)顶遭受剥蚀,与上覆寒武系形成不整合接触。早寒武世发生的兴凯地裂运动造成四川盆地发育一系列张性断裂,形成近南北走向哑铃状绵阳-长宁拉张槽(刘树根等,2013;钟勇等,2013)。拉张槽内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1q)黑色炭质页岩。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川西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宋文海等,1987)和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遭受大幅度剥蚀(罗志立,2009),形成不整合面。二叠纪,峨眉地裂运动达到高潮,茂县-汶川-宝兴一带发育陆内裂谷并伴随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造成川、黔、滇、桂等地均有峨眉山玄武岩发育(罗志立等,1988),在川西北和川北地区形成北西-南东向开江-梁平海槽和鄂西海槽(王一刚等,2008;刘树根等,2016)。中二叠统茅口组(P2m)沉积末期,东吴运动造成克拉通再次隆升,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量的 28.7%(刘树根,2013),表明四川盆地的勘探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对川西拗陷而言,自 1972 年发现中坝气田以来,拗陷内发现了一批含油气构造。在第三次油气资料评价中,认为川西拗陷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高达(19000-27000)×108m3。现已在川西拗陷北段双鱼石构造双探 1 井茅口组获 131.03万方/天天然气,双探 3 井栖霞组获 41.86 万方/天天然气,九龙山构造龙探 1 井栖霞组获 115 万方/天气流,龙 4 井茅口组获 38.9 万方/天气流。川西拗陷南段汉王场构造带汉深 1 井茅口组产微气,周公山构造带周公 1 井二叠系玄武岩获 50万方/天。川西拗陷中段老关庙构造关基井茅口组获 4.88 万方/天气流,2010 年在孝泉-新场构造带川科 1 井雷口坡组获 86.8 万方/天气流,在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测试,日产天然气在 400m3(许国明等,2012)。2012 年,新深 1 井测试产气68 万方/天,2014 年在金马-鸭子河构造带彭州 1 井雷口坡组获 115 万方/天,无阻流量高达 330.4 万方/天(徐天吉,,2017),鸭深 1 井雷口坡组获 83 万方/天,羊深 1 井雷口坡组获 104 万方/天气流。川西拗陷中段雷口坡组天然气一次又一次的勘探成功表明该区油气勘探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图 1-1)。
图 2-1 区域地质图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四川盆地为多旋回复合叠加盆地,形成演化具明显阶段性(杨克明等,2016)。震旦纪晚期桐湾运动造成扬子克拉通隆升,上震旦统灯影组(Z2dn)顶遭受剥蚀,与上覆寒武系形成不整合接触。早寒武世发生的兴凯地裂运动造成四川盆地发育一系列张性断裂,形成近南北走向哑铃状绵阳-长宁拉张槽(刘树根等,2013;钟勇等,2013)。拉张槽内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1q)黑色炭质页岩。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川西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宋文海等,1987)和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遭受大幅度剥蚀(罗志立,2009),形成不整合面。二叠纪,峨眉地裂运动达到高潮,茂县-汶川-宝兴一带发育陆内裂谷并伴随大规模玄武岩喷发,造成川、黔、滇、桂等地均有峨眉山玄武岩发育(罗志立等,1988),在川西北和川北地区形成北西-南东向开江-梁平海槽和鄂西海槽(王一刚等,2008;刘树根等,2016)。中二叠统茅口组(P2m)沉积末期,东吴运动造成克拉通再次隆升,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明;徐邱康;刘树根;曾东方;郑荣才;马文辛;;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过程与储层沥青耦合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6期
2 胡再元;孙东;胡圆圆;能源;龚洪林;李闯;武雪琼;;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区奥陶系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S1期
3 谢刚平;;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气藏气源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4期
4 刘殊;甯o
本文编号:2592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