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缝洞型油藏AD4井区井间连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塔河缝洞型油藏AD4井区井间连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塔河油田是以缝洞储集体为控藏因素、经多期构造运动与古岩溶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油气藏系统,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塔河十二区是塔河油田面积最大的区块之一,区块开发实践已经证实,油藏呈现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具有极其复杂的井间连通方式与单井生产特征的巨大差异性。目前,能量下降成为了区块面临的主要开发矛盾,且注水替油失效井增多、治理难度大,急需扩大单元注水。因此,作为指导注水开发的基础工作,正确认识油藏井间连通情况及其与注水开发效果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以塔河十二区AD4井区为例,从区块地质特征出发,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区块的连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机理分析,提出了不同连通情况下的最优注水方法。首先,根据地震数据、测井数据等基础地质数据,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AD4井区进行了三维雕刻建模。基于地质模型,通过逐层观察的方法,对井间连通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到区块静态连通模式主要为表层凤化壳与深部裂缝连通。其次,基于研究区动态数据,从单井生产特征出发,对单井储集体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运用注水指示曲线、物质平衡法评价得到储集体封闭性与单井控制储量;然后采用生产类干扰试井、注水响应分析法,对井间动态连通性进行了判别,并综合储集体特征与连通性分析结果,得到了工区动态连通模式。最后,综合对比区块静态与动态连通性分析结果,根据静态服从动态、动态结合静态的原则,得到了研究区井间连通性认识。基于研究区连通性分析成果,抽提出溶洞-裂缝-溶洞、裂缝-溶洞-裂缝、裂缝-溶洞三种基本连通模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机理模型,分析得到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从注水选井、注入方式、注入量三个方面论证了不同连通模式不同裂缝带发育情况下的最优注水方法,为注水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井间连通性 生产动态 数值模拟 注水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1.2.1 静态连通研究现状8-9
- 1.2.2 动态连通性研究现状9-10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0-11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0
- 1.3.2 技术路线10-11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及开发特征11-16
- 2.1 域地质特征11-15
- 2.1.1 储集体特征11-12
- 2.1.2 地层及沉积特征12-13
- 2.1.3 构造特征13
- 2.1.4 储层特征13-15
- 2.2 油藏开发特征及存在问题15-16
- 第3章 AD4井区静态连通性研究16-30
- 3.1 三维地质模型16-20
- 3.1.1 溶洞模型16-19
- 3.1.2 裂缝模型19-20
- 3.2 静态连通性研究20-30
- 第4章 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30-64
- 4.1 储集体类型与生产特征分析30-36
- 4.1.1 溶洞型30-34
- 4.1.2 裂缝型34-35
- 4.1.3 裂缝孔洞型35-36
- 4.2 储集体特征及储量评价36-52
- 4.2.1 物质平衡分析36-42
- 4.2.2 注水指示曲线分析42-48
- 4.2.3 储集体特征及储量综合评价48-52
- 4.3 动态连通性研究52-64
- 4.3.1 动态连通模式52-54
- 4.3.2 生产类干扰分析54-60
- 4.3.3 注水响应分析60-62
- 4.3.4 动态连通性综合分析62-64
- 第5章 连通性与注水机理研究64-88
- 5.1 机理模型的建立64-66
- 5.1.1 溶洞-裂缝-溶洞连通64-65
- 5.1.2 裂缝-溶洞连通65-66
- 5.1.3 裂缝-溶洞-裂缝连通66
- 5.2 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66-80
- 5.2.1 裂缝带位置66-71
- 5.2.2 裂缝带渗透率71-77
- 5.2.3 影响因素对比分析77-80
- 5.3 注水优化分析80-88
- 5.3.1 注水方式研究80-84
- 5.3.2 注入量优化84-8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88-89
- 致谢89-90
- 参考文献90-9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倩;李曦鹏;刘中春;胡向阳;李博;;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张宏方;刘慧卿;刘中春;;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5期
3 罗娟;陈小凡;涂兴万;王雷;陈朝晖;;塔河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机理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2期
4 刘鹏飞;姜汉桥;徐晖;胡庆贺;涂兴万;;缝洞型油藏开发室内模拟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5 宋海;黄传艳;徐刚;;塔河油田10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9期
6 王建峰;彭小龙;王高旺;薜师团;;缝洞型油藏流动模型的选择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7 杨敏;张烨;;缝洞型油藏超大规模酸压技术[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8 张宏方;吕心瑞;刘中春;韩科龙;;缝洞型油藏拟颗粒法多尺度流动模拟[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李衍;王亚辉;;塔河12区缝洞型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2期
10 李巍;侯吉瑞;丁观世;李海波;张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影响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光正;葛蔚;陈志海;李静海;;缝洞型油藏的水驱油机理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常宝华;熊伟;高树生;刘华勋;张静楠;;大尺度缝洞型油藏弹性开采特征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康志宏;胡佳乐;;塔河缝洞型油藏岩溶塌陷体分类及开发潜力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力沛 郑松青;串起缝洞型油藏“断线珍珠”[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康志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李静 胡风涛;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将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孟庆梅;初步创建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牟雪江 罗龙;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元连通性试验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张望明邋曹建宝;国家“973”项目中期评估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卢熠 施长春;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双重面孔”[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股份公司副总裁、西北油田分公司经理 焦方正;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力推进加快西部资源战略[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窦之林;技术进步成就塔河辉煌[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东辉 郝光灿;情系大漠写人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宝华;缝洞型油藏提高开发效果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2 吕爱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藏工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张东;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采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亦然;塔河缝洞型油藏AD4井区井间连通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郭自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锥预测及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赵磊;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气驱油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任婷;塔河高温高压碳酸盐岩储层动态测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孙博;缝洞型油藏注气替油机理及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6 谢昕翰;塔河6-7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调剖堵水适应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塔河缝洞型油藏AD4井区井间连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