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凝析气藏注入干气渗流规律、超覆评价方法及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19:58
【摘要】:.凝析气藏具有油藏和气藏的双重特征,经济开采价值高,由于注气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注入干气超覆现象,降低了注气利用率和制约了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目前注入干气超覆机理分析尚不完善,缺乏能够较好反映注入干气超覆的数学模型,且注入干气超覆评价、控制因素和变化规律尚不明确。针对这些科学问题,深入调研国内外油气藏密度分异、注入气体扩散和运移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注入干气超覆机理、数学模型、超覆评价方法和调控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1、通过分析凝析气藏注入干气运移特征,揭示密度分异是气体超覆的主要内因,进而阐明干气-凝析气对流扩散、凝析气相变、储层物性和开采参数对注入干气超覆的影响。2、基于注入干气超覆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凝析气藏注气开发模式下的注入干气超覆数学模型、干气超覆特性方程,在模型中考虑了组分扩散、气液相态变化和气体可压缩性,采用Maxwell-Stefan方程描述组分扩散行为,实现了对注入干气超覆流体运移规律的渗流数学描述。3、基于建立的注入干气超覆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修正的Netwon-Raphson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编制计算机程序,结合理想模型,模拟了凝析气藏注入干气后组分分布、干气-凝析气混合过渡带和不同注入气体的超覆规律,揭示了密度分异和凝析气相变对注入干气超覆的影响。4、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凝析气藏注气开发模式下注入干气超覆的评价方法,从5个方面分别对注采井间和采出井的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了对注入干气超覆的定性和定量评价。5、建立了一套注入干气超覆的优化调控技术,筛选了 8项影响干气超覆的主控因素,通过单因素指标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主控因素对干气超覆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注入干气超覆的优化调控对策,从而提高了注气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6、结合注入干气超覆规律的认识、数模方法的完善、超覆评价方法及调控技术的建立,对牙哈2区块进行现场应用,验证了本文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并对区块干气超覆进行评价,提出了降低干气超覆调整措施和优化注气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支撑。
【图文】:

技术路线图,超覆,调整对策,注采参数


逦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逡逑对理想模型展开了注入干气超覆的数值模拟、分析和超覆评价。从储层物性逡逑和注采参数方面筛选影响超覆的主控因素,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不同主逡逑控因素的影响超覆机理和作用大小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凝析气藏注气实际区逡逑?块进行数值模拟、超覆评价和调整对策研究。具体的研究思路及方案见框图逡逑1-1。逡逑

超临界,天然气,干气,凝析气


入干气运移特征逡逑似于超临界C02气体驱替天然气的密度分异规律,在循环注气开哈凝析气田,注入干气超覆凝析气的流动规律得到了验证[|76_177]藏凝析气的密度一般为345邋kg/m3,,而注入干气的密度为246kg/与凝析气密度比值为1.4,注入干气和储层凝析气存在较大的密种条件共同影响下,将会导致注入干气超覆凝析气流动现象的环注气开发效果。逡逑23-1-20井和YH23-1-22井是牙哈凝析气藏两□对应的注采气井间地带的YH3-1H监测井地下流体取样分析,得到了分层气油比1),储层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段,发现储层底部高渗层平均渗透率m2,而生产气油比仅为2343邋m3/m3,与之相反,储层顶部低渗层为34Xl0、m2,而生产气油比高达12684m3/m3,干气成分大,生产气油比高达5.41。图2-2为牙哈气田YH3-1-20井和YH23-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洪慧;别旭伟;谢岳;张章;汪跃;;基于油水渗流规律分析油水界面深度差异主控因素——以渤海南堡35-2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6期

2 张瑾琳;吴向红;晋剑利;何聪鸽;李香玲;;倾斜层状油藏水驱效率预测模型[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4期

3 高树生;刘华勋;叶礼友;胡志明;常进;安卫国;;页岩气藏SRV区域气体扩散与渗流耦合模型[J];天然气工业;2017年01期

4 孙晓飞;张艳玉;李凯;李志涛;尚凡杰;孙仁远;;基于Maxwell-Stefan双扩散模型的煤层气注气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5 郭平;许清华;孙振;杜建芬;汪周华;;天然气藏CO_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研究进展[J];岩性油气藏;2016年03期

6 汤勇;陈淑曲;孙雷;王彬;王军;;地层水对凝析气藏注CO_2相态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16年05期

7 张利明;谢伟;杨建全;图孟格勒;杨诗妍;;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中后期重力分异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年01期

8 杜殿发;付金刚;张婧;巴忠臣;郑洋;;超稠油蒸汽驱地层热损失计算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6年02期

9 张晨朔;范子菲;许安著;赵丽莎;;微观非均匀双重介质混相驱扩散传质规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2期

10 郑泽宇;朱倘仟;侯吉瑞;罗e

本文编号:260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0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