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昌德—太东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22:31
【摘要】: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是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领域,昌德-太东地区扶余油层为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且勘探开发成本较高。通过开展对扶余油层沉积相及有利目标区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其油气分布规律,为以后的勘探开发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从而降低勘探难度和开发成本。本次研究运用现代沉积学,结合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对昌德-太东地区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选取合理的分层标准井,参考曲线、层位、边界和可分性等数据,划分了研究区的沉积单元,将扶余油层细分为5个四级层序和12个五级层序。通过区域沉积背景和对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及单井剖面相的分析得出了昌德-太东地区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发现浅水三角洲相最为发育。在单井相、连井相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个细分层平面相的展布规律。通过对高频层序格架控制下细分层沉积微相的研究,分析研究区扶余油层的细分层沉积微相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了昌德-太东地区扶余油层的细分层沉积相模式。上述研究内容可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并对整个三肇地区的细分层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图文】:

地质构造图,范围,断陷,中央坳陷区


图 1.1 研究区范围及地质构造图中浅层,,根据松辽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参考基底形态,盖层发将松辽盆地划分成 6 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西部斜坡区、北部东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和西南隆起带(图 1.1)。这些一级构如东部隆起区出露地层一般较古老,局部构造多呈 NE 向或 NEE地层倾角大,且为断裂发育。中央坳陷区构造多呈 NNE 向排列,高、面积大。而西部斜坡区构造与中央坳陷区完全相反,主要为和穹隆状构造,特点是幅度小、面积小、排列不规则。盆地整个断陷及断裂分布,其面貌呈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大为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该区自西向东依次为安达-肇州背斜带-朝阳沟背斜带和莺山断陷带 2 个正向深层二级构造单元和 2 个。该地区断陷盆地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徐西断裂、临江断裂、太平庄断裂、朝阳断裂的发育影响。虽因各条度迥然不同,其相应所控制的断陷规模也大小不一,但是断陷都

第四系,生物群特征,火成岩系,扶余油层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独立的区域性地质单元。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沙河子 个相对独立的中小型断陷盆地,分别是徐家围子断陷。为第四系沉积覆盖, 上部为中、新生代碎屑沉积岩是盆地内主要的沉积岩系,厚度达 7000m 以上,前古生界、古生界的变质岩系及火成岩系[21-22]。地、上古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侏罗系以及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泉头组、上白垩统层。松辽盆地的主要成盆期为白垩纪,依次经历了处于三个时期的构造、岩性、生物群特征都各有不、四段地层之间的扶余油层为研究区目的层段。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TE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铁峰;胡明毅;蔡全升;;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泉四段沉积相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5期

2 胡明毅;肖欢;马艳荣;刘仙晴;王辉;王延奇;;缓坡坳陷型盆地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杨油层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2期

3 胡明毅;马艳荣;刘仙晴;王辉;王延奇;;大型坳陷型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以松辽盆地茂兴-敖南地区泉四段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3期

4 顾家裕,郭彬程,张兴阳;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5期

5 李延平,陈树民,宋永忠,王始波,宋铁星,李如一;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6 黄薇,王雅峰,王革,国成石,张立庆;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5期

7 林景晔,张革,杨庆杰,郝爱宏;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勘探潜力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3期

8 冯大晨,王文明,翟秀杰;扶杨油层储层砂体层次构成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3期

9 Timothy A.Cross;地层因素对陆相沉积储层特征的控制(英文)[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10 柳成志,辛仁臣,王刚;松辽盆地北部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618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18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