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
【图文】:
(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岩心、薄片中主要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对于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的研究是基于薄片资料和岩心资料,在岩性组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统计岩心、薄片中裂缝的种类及特点,然后对主要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进一步讨论。(4)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类型应力应变曲线的对比对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类型(以矿物成分分类)、不同粒度、不同孔隙度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对比,确定矿物成分(岩石类型)、孔隙度、粒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以此作为主要岩性组合构造变形的依据之一(5)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研究依据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沉积后构造变形的一般特点以及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演化特点,绘制模式图。最后结合断层、剥蚀厚度、以及构造运动等影响因素,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不同凹隆组合构造单元中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图 1-1)。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地质概况及晚白垩世以来剥蚀厚度恢复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地质概况及以来剥蚀厚度恢复构造演化史斯盆地四面环山,总面积约 3.7×104km2。依据中生代现今构包括伊陕斜坡在内的六个构造单元(图 2-1)。坡位于盆地中部,东西两侧分别为晋西挠摺带和天环坳陷,南盟隆起。盆地中已探明的油田、气田大部分分布于该构造单元来自于此,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的伊陕斜坡是本文的重点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福祥;;滇西上古生界分区和板块构造[J];云南地质;1985年03期
2 赵俊峰;盛双占;王栋;芦建军;张建伍;刘刚;崔海栋;;临汾—运城盆地上古生界演化、改造及油气资源潜力分析[J];地质论评;2019年01期
3 邵思想;强腾;雷燕云;高小平;;延长-延川探区东部上古生界储层沉积特征研究[J];石化技术;2019年08期
4 桂明爱;;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3期
5 李仲东;郝蜀民;李良;惠宽洋;过敏;;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与深盆气藏特征对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6 邵思想;高小平;强腾;雷燕云;;延长—延川探区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年03期
7 雷燕云;邵思想;强腾;高小平;;延长-延川探区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年04期
8 李朋泽;;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特点与开发[J];石化技术;2017年08期
9 刘凯,姚卫平;山西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的共、伴生高岭土矿[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年01期
10 高先志,廖鲁海,王立武;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储藏系统形成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少南;许寿永;林甲兴;杨德骊;;上古生界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2 魏新善;肖红平;刘锐娥;南s
本文编号:2619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19000.html